在家门口进行核医学相关治疗,是老林一直期待的,如今梦想成真。
7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核医学科举行启用仪式,自此,在新区南部的核医学布局“洼地”被成功填平。不仅如此,在复旦大学和浦东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浦东医院这棵“梧桐树”还引来了核医学领域的“金凤凰”——浦东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兼学科带头人,是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兴党教授。
核医学科是一个拥有前沿诊疗技术的专业学科,因为治疗的精准而受到业界推崇。在影像诊断方面,它将功能检查与形态学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同时提供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和解剖信息,融合图像能更清晰更早期地发现病灶并判断疾病的性质及发展程度;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又提供了高度特异性的超微量分析手段;治疗上,它是一种简便、经济、无创且有效的新兴治疗方法……因此,核医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学科和专业。
在浦东南部,因为没有这一学科,很多需要进行核医学精准治疗的患者,只能长途跋涉到离家较远的三级医院治疗。为了填补这项空白,更好造福区域百姓,浦东医院将核医学科建设纳入医院“十三五”战略规划并加快推进。
老林是浦东老港镇人,罹患甲状腺癌的他,只能到距离家20公里外的医院找刘兴党教授进行核医学相关治疗。启用仪式当天,老林成为了浦东医院核医学科预约的第一位患者,老林感到既便捷又幸运,从此以后,他不仅可以在家门口进行治疗,还能得到核医学“大牛”的诊治,这是老林以前一直期望的事情。老林的爱人说,“感谢浦东医院成立这个学科,并引进了刘教授这种大咖,让周围的病人看病更方便”。
像老林这样幸运的患者,未来还将有很多。据悉,浦东医院核医学科构建了分子功能影像诊断、核素分子靶向诊疗、体外分析中心、浦东骨质疏松症诊疗四大中心,依托学科配置的SPECT等国际国内一流设备,在全新的超高端CT平台上,将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完美结合,大幅提升图像质量,减少CT扫描计量,实现定性诊断向精准定量的跨越,为内分泌、消化、泌尿、骨骼、心脑血管、神经、血液等各系统的疾病精准治疗带来个性化方案。同时,核医学科标准化放射防护病房,也将为甲状腺疾病、肿瘤、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带来便利。
刘兴党教授介绍,吸引自己远离都市的繁华到浦东“创业”,一是为了患者服务的从医初衷,二是浦东这片热土上由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第三还有浦东医院与时逐、铸精医的精神。
“但凡关乎生命的事业,核心在于人,浦东医院将会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刘兴党说。
浦东医院院长余波表示,依托技术创新优势和科研转化优势,浦东医院还将引入更多的学科顶尖人才,开展医学科研与创新,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学科办将根据大数据下老百姓的需求,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培育新型学科,为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提供优质条件和服务。
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卫强调,在疫情防控和守护上海“东大门”的过程中,浦东医院勇担使命勇挑重担,尤其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日常医疗的情况下,学科建设成绩显著。浦东医院是浦东新区区属三级医院,同时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医院的快速发展是新区卫生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核医学科的启用,将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为浦东百姓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