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啦!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为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10天。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入伏后,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到了,本周后期上海的天气模式有所转变,本市主打多云+午后雷阵雨,气温逐日上升。双休日最高将回归至“3”字头,而下周就更厉害了,申城一连串30℃以上的高温天就会出现,下周二最高气温可能突破35℃。市民朋友要做好高温持久战的准备,防暑防晒,及时补充水分。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出梅与否仍需要密切关注,18日以后副热带高压的走势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据上海气象部门预计,自18日起,上海阳光充足气温上升。从目前预计情况看,18日前后,环流形势将有所调整,梅雨东段将北抬至淮河流域,上海转为“阳光+午后局地雷阵雨”的天气,气温将明显回升。

这是否意味着上海要出梅了?上海气象部门对此表示,届时上海能否出梅,仍需要密切关注18日以后副热带高压的走势。

虽然气象意义上出梅还需时日,但历法上的出梅却已经到了。据气象部门介绍,历法上的入梅和出梅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或芒种当天为丙日即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或小暑当日为未日即为出梅。依照此计算方式,今年6月12日入梅,7月15日出梅。出梅后即伏天。

但在气象意义上,上海今年于6月9日入梅,而何时出梅,仍需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而定。

入伏习俗

头伏吃饺子

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同时头伏的饺子有 “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 “伏”与“福”谐音。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二伏吃面

这个季节正是新小麦收完的时候,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三伏吃烙饼卷鸡蛋

三伏选择吃烙饼卷鸡蛋,是因为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再吃热汤面容易发汗着凉;并且鸡蛋饼是饼圆蛋也圆,寓意圆圆满满地过完整个夏天。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入伏之后,

面对炎热潮湿的气候,

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呢?

伏天开空调,26℃ 最合适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夏天很容易得空调病。

一方面是空调房长期密闭,很容易滋生细菌。

适应要注意通风换气,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最佳。

另一方面,是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很难适应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8℃,一旦超过8℃,就超过了人体自我调节的界限,就会引发头痛、鼻塞。

所以室内温度以26℃为佳,避免过大的室内外温差。

同时,夏季闷热的时候,空调适合开“除湿”模式,降低湿度可以有效缓解闷热感,降温效果更好。

喝水勿贪快、贪凉

今日入伏啦!上海即将进入“焖蒸煮”模式!何时能出梅?-LMLPHP

夏天出汗多,身体很容易缺水,于是很多人喜欢大口喝水。

一次喝一大杯或者一大瓶。

但是这样喝水,其实很容易出现问题。

水分迅速进入血液,会造成血液变稀,血量也会增加。

心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

所以,最好的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一次100—200ml。

同时,切忌贪凉。

温水对人的身体最好,而且最容易帮助人体散发热量,最解暑。

热水泡脚,祛湿邪

夏天湿热,最伤脾胃。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不愿吃东西,感觉自己胃胀、不饿,就是因为脾胃有湿邪。

祛除脾胃湿邪最好的办法就是热水泡脚。

很多人认为冬天才适合泡脚,其实,夏天泡脚,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泡脚可以健脾、除湿、通经、利水,有效缓解夏天的四肢乏力、食欲减退、困倦。

水的温度不用太高,40摄氏度就足够了。

加一些祛湿的中药,比如威灵仙(祛湿)20 克、苍术(通经)15 克、白术(健脾)15 克,效果会更好。

07-16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