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生中将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卢德铭率部到达文家市,与浏阳城失利败下来的第2团余部会合。
起义部队原本有5000余人,三个团先后受挫,仅剩1000余人。官兵情绪十分低落。罗荣桓率领的特务连也只剩下七八十人,随师部驻进文家市后,在西头的里仁学校负责师部警戒。
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召开扩大到营以上干部参加的前敌委员会会议。这天正好是第1团警卫班战士杨梅生在门口值勤。
毛泽东步入会场时,杨梅生一见是不认识的陌生人,立即拦住说:“在外面等着!”
毛泽东说:“你去告诉陈浩,我姓毛。”
杨梅生跑进会场,报告第1营营长陈浩说:“门口有个姓毛的找你。”
陈浩听了,快步走出会场,把毛泽东介绍给杨梅生说:“这是中央派来的毛委员。”
杨梅生马上向毛泽东行军礼,表示歉意。毛泽东没说什么,急急进了会场。
在前敌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再去会攻长沙已不可能,建议部队改变原进攻计划,另找出路。
当初没去会攻浏阳城的余洒度仍主张“取浏阳直攻长沙”。毛泽东说:“攻长沙已毫无把握,还去硬碰硬,就要吃亏。为了保存实力,应退据萍乡,再图发展。”
尽管此时毛泽东是党的第五届中央委员和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但余洒度毫不买他的账,坚持要打长沙城。
敌强我弱,只有避重就虚。经过激烈的讨论,卢德铭、苏先骏等多数前敌委员纷纷表示支持毛泽东。于是会议做出了“向萍乡退却”的决定。
第二天上午,全师1000余人在里仁学校外的草坪上集会。师长余洒度简单说了几句话后,就宣布:“请毛泽东委员讲话!”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出现在秋收起义三个团的战士们前面。
针对官兵们低落的情绪和迷茫,毛泽东挥动双手,一开口就说:“我给中国革命算了个八字。当前革命正处在低潮,但是革命的高潮会很快到来,多快呢?这要看我们的工作和形势的发展了。因为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子很不好过。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中国是一把干柴,只要点上一把火,就会燃烧起来。只要我们工作做得好,把革命势力发展起来,困难是暂时的,革命一定会胜利!”他说明了部队不能去打长沙而应去萍乡的道理,最后提高声音说:“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可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因为老百姓在我们这一边。有了群众,就有了天下。”
包括罗荣桓和特务连多数战士都是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他们也对革命前途感到茫然,也不知该往何处去,内心万分焦虑。此刻听了毛泽东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讲话,心胸立即豁然开朗:前路并非就是这么惨淡、阴暗,走下去,小石子也能打破大水缸,革命会有成功的那一天!从这一刻起,罗荣桓等不少人认定了毛泽东就是自己孜孜追寻的革命领袖。
开完大会,部队从文家市向着萍乡方向出发。因为朱建胜是浏阳人,熟悉当地情况,师部派特务连打前站。
9月23日清晨,部队以第3团、第1团的序列前进。不料,第3团走错路,跟进的第1团在芦溪附近一个三岔路口突遭赣军朱士桂部伏击。官兵仓促应战,伤亡很大,虽然多数人冲出伏击圈,但总指挥卢德铭不幸中弹牺牲。毛泽东当即率部急急向莲花方向疾进。敌兵穷追不舍。
由于总指挥牺牲,一挫再挫,官兵中弥漫的消沉情绪越来越重。许多知识分子和旧军官出身的人眼看失败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一些信念不坚定的党员也背弃革命,撂下枪支开溜。第1团第1营第1连的一个排,在排长带领下,利用放哨的机会全部逃跑,还带走了所有的武器。逃亡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到哪儿去?”
部队面临严峻考验。生死存亡关头,师长余洒度却束手无策。毛泽东决然站了出来,亲自下部队做官兵们的思想工作。此时的部队,除了农军,主力是原警卫团。毛泽东不熟悉,也控制不住。每天行军,他出没在战士当中,今天在这个连,明天在那一个连,和战士们谈话,了解他们对革命的认识、对目前形势的看法,进行打气、鼓劲。
仅仅文家市大会上一面,不少大老粗出身的战士并未记住他的面容,更想不到毛泽东会下到战士中来,以为与自己谈话的高个子是名普通老乡,谈着谈着,便要拉他来挑担子。毛泽东笑着说:“我给你们挑了好几天了,今天你们连长叫我休息。”
可警卫团是旧军队作风。毛泽东不挑担子,他们就强迫,有时就推搡起来,围过来一大群战士,这时有人认出毛泽东,说:“他是中央派来的毛委员呀!”推搡的战士一下子呆了,害怕受责,却见毛泽东和蔼的笑容,说:“不要紧,下次不要搞强迫了。”
战士们从心里与毛泽东亲近了,纷纷诉说自己的经历,交换对革命、对前途的想法,无形中接受了毛泽东“小石子也能打破大水缸”的道理。
抓毛泽东当挑夫的事一再出现。一些共产党员着急了。罗荣桓找到第1师1团1营党代表宛希先说:“毛委员日日在队伍里跑。逃兵日日跑,万一把他抢走了,怎么办?”
宛是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经验丰富,他想了想说:“毛委员不下部队,肯定不行。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必须保证他的安全。”“我们也要去做战士们的工作,不能时刻跟随他啊!”罗荣桓无奈地说。宛希先说:“给他派名警卫员吧!”
“好!由我们特务连派人。”罗荣桓说。
“你们特务连都是农军出身,多数人连杆枪都没有,更别说打枪了。还是从老警卫团选人。”宛希先说。
随后,宛希先找到营长陈浩商量给毛泽东配警卫员。陈浩说:“那就叫杨梅生去吧。他和老毛是湘潭县人氏。”
杨梅生就是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为前委会议站岗而把毛泽东拒之门外的那位警卫班战士。
宛希先问:“他是湘潭哪儿的?可靠吗?”“他是湘潭县东五区淦田镇的,出身很苦,做过童工,当过学徒、店员。今年初,他在长沙参加反英大示威游行,加入了工会,后来随湖南省总工会去了武汉,参加警卫团。现在是警卫班班长。”陈浩说:“我觉得他可靠。”宛希先同意,说:“我看他可以。”
于是,宛希先专门召见杨梅生。杨梅生个子很高,毛泽东的个子也很高,由他来做毛泽东的警卫员很适合。谈话之后,师部就选派杨梅生给毛泽东当警卫员了。
毛泽东见到杨梅生时,伸过手来,高兴地说:“欢迎你!你原则性强,很好!”“我是东五区淦田镇的。”杨梅生说。“我们是老乡,又是同志,好啊!”毛泽东高兴地又和他握了一次手。
宛希先在一旁说:“秤砣虽小压千斤。有了警卫员,以后就没人敢叫你当挑夫了。”
毛泽东哈哈大笑:“下次再遇上抓夫的,我还可以学货郎倌金盆洗手,撂挑子嘛。”
就这样,杨梅生成了毛泽东的第一位警卫员(也叫特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梅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8 年 1 月 9 日, 杨梅 生在 广州 逝世, 终年 67 岁。
——摘自《毛泽东的红色卫队》,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