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马上开学啦,我申请了住校,可以推荐一些让我晚上更好入睡的音乐吗?另外之后的治疗时间能约在周末么?”昨天,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科音乐治疗师盛子家收到了一条让她开心的好消息,立刻忙不迭回复了一份精心选择的歌单。
信息发送者是一位16岁的高中女生宁宁(化名)。
对于宁宁来说,这次开学能够重返校园,特别难能可贵。因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睡眠障碍无法坚持学业,她已休学在家一年多。今年年初因为疫情的影响,宁宁变得更加情绪化,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几经辗转,宁宁来到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音乐治疗联合门诊求医。经过3个疗程的音乐治疗之后,宁宁终于重新踏入了高中校园。更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宁宁家离学校路途遥远,在音乐治疗专家们的开学“小贴士”和情绪调节“妙方”的帮助下,宁宁非常自信主动挑战了在学校住宿,既能避免每天上下学的奔波之苦,又能更好地融入学校集体生活。
初遇沉默女孩,音乐治疗师用音乐走进她的心
初次见到宁宁,盛子家发现她全程都在低着头,目光一直盯着地板,不敢与人有目光的交流,经常会沉默落泪。
运用心理咨询相关技巧跟宁宁沟通后,音乐治疗专家团队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和计划。在进行了8次个体音乐治疗和4次团体音乐治疗后,宁宁的抑郁、焦虑情绪状态有了明显好转,睡眠得到改善,与家庭的关系也变得自然亲密。
音乐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音乐能影响体内多种递质、激素。音乐治疗,通俗地说就是用音乐的元素和形式进行治疗,通过帮助人们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来进行生理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的良性整合,通过自我接纳从而看到生命的美好,增强生活信心。
音乐治疗师扮演着“老师”“医生”“朋友”等角色,用“音乐”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要了解患者的病因、疾病的诊断及患者的需求,用专业知识,为患者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通过音乐治疗,宁宁还重拾了对钢琴的热爱,自编自弹了一首曲目,取名《拾梦》,并在青少年团体音乐治疗中分享给了同伴。通过音乐治疗,现在的宁宁有了更多的朋友,她重新找回笑容,还充满了这个年纪本该有的青春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重拾学业,重新融入学校集体生活,为以后踏入社会做积极准备。
与音乐学院强强联手,音乐治疗走进重症科室
上海十院康复科主任、音乐治疗联合门诊专家许纲表示,其实十院的音乐治疗不仅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最早的创建源于肿瘤科、放疗科和肾内科等重症科室医护人员的担忧和反馈。
医护人员注意到,有些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恢复情况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但是出院后隔一段时间来复查很多指标却不断下降,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有些医生认为至少可以存活十年以上的患者,甚至都没有撑过五年生存期,医护人员既困扰又担忧。
渐渐有更多的医护人员意识到了除了病情本身和治疗方面的原因之外,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健康对于患者康复也起到重要作用,强大的心理力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身体的康复,从而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
自2015年起,十院先后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建立合作关系,链接院内外资源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联合工作室”,对患者进行音乐治疗,并聘请德国音乐治疗专家Wolfgang Mastnak作为顾问。
5年来,从公益人文项目到设立联合门诊,十院不断用心加强音乐治疗的建设,由康复科、精神心理科和心理护理专家、社工组成音乐治疗多学科诊疗团队,为有身心疾患并有心理康复需求的患者,提供以音乐治疗为主的一系列干预措施,累计有500余人次个体治疗,4000余人次团体治疗,为众多的患者甚至医护人员提供了心理关怀和精神抚慰。
音乐治疗让更多人展开笑颜
杨女士是静安区癌症康复促进会的一名成员,也是十院音乐治疗活动的一枚忠实“粉丝”,每次开展音乐治疗活动都积极地报名参加。在一次音乐治疗活动分享环节上,她分享了自己的心声:“虽然每天微笑对人,但是很多时候自己内心会觉得焦虑无助”“音乐治疗的冥想活动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平静和放松,每次活动都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心理上的支持力量。”现在杨女士经常活跃在十院和静安区癌症康复俱乐部组织的护医护患病房志愿者活动中,为其他患友们服务,用笑容感染人心。
作为音乐治疗项目的合作者和见证者,开展音乐治疗活动科室的医护人员对于音乐治疗项目评价也很高,亲眼目睹了音乐治疗在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和促进全面康复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少医护人员也积极地参与音乐治疗活动,一起体会身心的放松。
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面临着巨大工作量,很容易累积压力、产生职业倦怠感,十院定期组织音乐治疗活动帮助医护人员舒压,大家反馈:“在音乐治疗活动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放松,眉毛都要笑弯了”、“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感受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日后尽量尝试在工作中平衡自己的身心”、“希望类似的音乐治疗活动日后能够多多举办,可以惠及更多的医护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