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虹口区的“开学第一课:做好垃圾分类,践行‘光盘行动’,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在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拉开帷幕。同学们收到一本特殊的课本——《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领到了一份虹口区红领巾理事会发出的“巩固垃圾分类成效,倡导勤俭节约理念——争做新时代文明虹口小主人”的倡议书,还按年级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主题课程。
活动主办方虹口区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静介绍,作为垃圾分类“新时尚”的起点,虹口区鼓励学校将垃圾分类融入日常教学课程,倡导低碳校园绿色生活。推行“新时尚”一年多后,虹口全区干垃圾日均产生量同比《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前控减35.6%,湿垃圾日均产生量同比该条例施行前增加56.1%,全市首个实现近8300户沿街商铺一日两次上门分类收集全覆盖,全区垃圾分类实效测评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三。她认为,通过源头控制,湿垃圾还有减量空间。开展这次“开学第一课”就是希望让垃圾分类这一“好习惯”深入孩子们的脑海,在学校中按需就餐。接下来,区绿容局将向全区各学校广发倡议书,同时在本学期末,将按照垃圾分类“实效+亮点”机制,评选出“优秀环保授课教师”“优秀环保卫士”“环保创意口号”等。
“同学们,扔垃圾时,请停一停想一想,扔到对应的垃圾桶里。我们要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也要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并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减少湿垃圾的产生。”上海市党代表、上海市劳模——虹口区虹远环境保洁公司四川北路街道作业块劳模班组班长曹锦代表一线环卫工人,从“城市美容师”的角度,分享了参与城市日常垃圾分类工作的故事,呼吁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未来的上海将是一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改善生态环境是上海成为生态之城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难题……”虹口实验学校七(4)雄鹰中队少先队员韩宇轩代表虹口区所有少先队员作出倡议,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少用一次性物品,避免产生过多垃圾; 外出用餐时应根据个人需要,适当点餐,不要铺张浪费,避免制造多余湿垃圾。
“光盘行动从每餐做起,垃圾分类从源头做起,热爱劳动从环境保护做起。”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校长胡培华介绍,今天全校9个年级50个班级都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开学第一课”。其中有三堂示范课程:面向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通过游戏互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竞答,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情况下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面向三年级学生的美术课,通过在区绿容局统一分发的环保袋上进行创意绘画,让学生们画出心中的垃圾分类、节约粮食主题,同时减少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面向四年级学生的科学课程,通过领读《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导学生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如何正确垃圾分类。
“一方面我们要保证让孩子吃饱,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让他们吃好。”胡培华告诉记者,对于学生就餐,学校提出了“总量控制,质量提高,按需就餐”的要求。比如今天的午餐主菜是鸡,小荤是番茄炒蛋,配上绿叶菜,还有一碗冬瓜虾皮汤,保证孩子们的营养摄入。从饭量来讲,根据各年龄阶段不同的摄入标准,目前小学部的米饭定量接近2两,中学部则在3两左右,有需要的学生可以申请添菜加饭。
据悉,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虹口团区委联合区教育局,指导虹口区少工委面向全区青少年印发《关于虹口区青少年参与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少先队员投身到各项文明志愿行动,通过“小手牵大手”,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从学校延伸至家庭、从学校覆盖到社区。
截至2020年9月,全区学校少工委依托少先队活动课、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等工作载体,组织全校队员开展“青少年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主题教育活动168场,各中小学大队部以创意展示、游戏互动和技能培育等形式,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126场,覆盖青少年3万8千余人次。同时,开展“小小啄木鸟”文明志愿行动61场,排查发现社区治理问题81个,做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带动一个小家庭,文明整个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