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
“同学们,注意我的手,最后一步是要把我们的大拇指也在手心里转动揉搓,这样六步洗手就完成啦。”今天,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全体师生在开学典礼之后迎来了一趟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呼吸科主任张旻来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郑军华回顾了作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67天的见闻。他讲述了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将医疗队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的原因归纳为组织的威力、斗争的本领、牺牲的精神和信念的力量,进而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规划好将来的人生,以高度的“专业精神”投身祖国建设。
张旻则从“肺”这一器官的特性入手,结合校园生活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冠肺炎、普通肺炎、哮喘、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相关科普知识,并现场向同学们演示了外科口罩佩戴方法以及“六步洗手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旻
本次“科普进校园”活动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线同步”启动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的活动之一,旨在响应本市第二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卓越申城,健康先行——防疫新常态,品质新生活”的主题,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向学校师生普及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自我保护知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在现场
与此同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虹口、松江院区两地同步举行了各具特色的科普主题活动。
在市一虹口院区,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医师组组长周新讲述了自己从SARS到新冠,多次参与传染性呼吸疾病救治的经历;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专家、“中国最美女医师”称号获得者、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讲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日常生活中另外两种病菌的科学知识、症状和预防手段;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林毅则普及了疫情防控新常态期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针灸科主任张必萌、急诊危重病科护士长杨炯分别与在场市民进行了认穴定位和AED使用教学互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
在市一松江院区,医院举办了“急救夏令营”活动,多位资深护理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常用创伤急救等应急救护知识,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新常态化管理要求,加入了洗手、戴口罩、咳嗽礼仪等科普知识宣教。
据悉,在今天“三线同步”的科普活动后,市一医院将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及“医院开放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向市民普及防疫抗病知识、展示医院工作细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告诉记者,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健康科普明显提高了公众对重大传染病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增加了公众个人防护的自觉性,是疾病预防控制的“社会疫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不断探索健康服务模式,提升健康服务品质,积极利用多种平台渠道,将更多优质科普内容传达给群众,让健康科普知识深入人心,惠及百姓,让百姓能够“健康地生活,生活得健康”。
>>>相关链接
王瑞兰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生活中还有这两种不可忽略的病菌
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专家、“中国最美女医师”称号获得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向大家讲述了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日常生活中容易威胁健康的两种病菌——“军团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王瑞兰介绍,军团菌喜爱在水中或潮湿处生存、繁殖,在自来水中可存活1年左右时间,水管、空调、加湿器和喷淋设备等处都可能存在军团菌。由于上半年疫情因素,不少办公楼的供水管道、空调系统长期处于关闭状态,这对于军团菌以及其他水生细菌来说,是十分理想的生长环境,而每年的8、9月又正是军团菌的高发期。因此,一旦出现高热伴寒战、恶心呕吐、腹痛及水样腹泻,并在2-3天后出现⼲咳、胸痛、痰液偶带血丝等症状,必须及时来院就诊。
王瑞兰也从日常生活角度对大家提出了预防建议,除了少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外,还要注意清洁、保养空调和淋浴系统,定期清洗空调内部、通风管路及淋浴器管道,长时间使用空调后要注意开窗通风。同时加强日常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
另一种在当下较为易发感染的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这种病菌主要污染海产品,是引起我国食源性疾病事件最多的致病菌之⼀。副溶血性弧菌的易感对象包括多种海洋鱼类、虾、蟹、贝壳类等,特别是牡蛎、毛蚶、蛏子等滤食性贝壳类,更容易在体内富集这种细菌。
典型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症状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呈喷射性水样便,可能混有粘液或脓血,⼀天⼤便5-6次,多的可达10多次,伴有恶⼼、呕吐等上消化道表现,还可能出现头疼、发烧等症状。
在预防方面,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6-10月海产品大量上市时。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被污染,是典型的“病从口入”疾病,在日常饮食中确保食物生熟分开、安全煮熟、少吃生食,做好食物保存,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感染风险。
林毅
血糖控制不佳是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重要原因
糖尿病与感染性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高血糖是感染性疾病发展为重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感染性疾病会干扰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血糖管理。据统计,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达10.1%-20.0%,而在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2.2%。
各类研究均表明,血糖控制不佳是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容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因此积极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如疫情发生前血糖控制良好,可维持原有治疗方案并注意监测血糖;如血糖控制不达标,条件允许者可去医院就诊,或通过互联网医院等平台咨询专业医务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平时,定期监测血糖十分必要,应根据治疗方案和病情决定血糖监测频率,血糖稳定者应每两到三天监测一次血糖,不稳定者随时需要监测直至稳定。
在日常生活方面,林毅从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心理健康、减少暴露、做好防护五方面提出了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适当碳水化合物,饮食应清淡、少盐、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水,适量进食水果;每周至少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瑜伽、太极拳和健身操等; 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及时疏导不利情绪;外出时避免长时间待在人员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等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规范穿脱口罩,回家后要先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