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号召”,为何只能换来虚与委蛇?-LMLPHP

在亟需恢复受疫情冲击的经济之际,遵循切实的“国家利益”正成为相关国家应对美国所谓制衡中国“号召”的首要考量。

当地时间9月1日,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哈里·洛克在电视直播中表示,菲总统杜特尔特不会禁止中国承包商参与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报道指出,这一表态意味着杜特尔特驳回了菲外长此前关于终止该国与涉及南海岛礁建设的中国公司达成协议的提议。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国务院、商务部以“参与南海军事化”、“参与南海非法活动”为由宣布对参与南沙岛礁建设的中方企业及人员实施制裁。在美国于南海区域屡行挑衅之事的背景下,此举无疑是一种暗示性极强的“号召”,亦当即引发国际舆论对南海区域相关国家是否可能会“随美起舞”的担忧。8月28日,菲外交部长洛钦在接受菲律宾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建议终止与遭到美国制裁的中国企业的项目合作。

然而这番“表示”随即遭到洛克代表杜特尔特发言的“打脸”,洛克以一句“我们不是任何外国势力的附庸国,我们将追求国家利益”,于喧嚣处提供了一个理性回应的范本。

“不是外国势力的附庸国”体现了菲律宾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态度。事实上,在无损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地理上的考量和经济上的联系本来就会限制中国“邻居们”参与美国制衡中国行动的程度,何况此番攸关菲国“国家利益”。

在全球各国深受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对“国家利益”最切实的理解莫过于恢复经济发展,毕竟这是民之所需,亦是民心之所向。

就菲国而言,杜特尔特执政后,菲政府于2017年宣布推出“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正是经济发展之亟需。这是一项为时间六年,投资额约合1.16万亿元人民币的计划。其中,中国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参与其中部分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而当前菲律宾的核心利益正是确保这些在“大建特建”规划中的国家重点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此举事关菲国民生,于是诚如杜特尔特所言,“菲律宾需要中国投资者”;亦如洛克之辞,“我们将追求国家利益”;而反观美国,近年来在相关区域奉行的事务性外交政策,如何让相关国家感受到切实的利益攸关?

于是,当美国在全球毫不掩饰地表现霸权原生态,相关国家因美国用非经济、非技术,于政治和安全领域“花式”压制而生出的种种敢怒而不敢言,在具体应对上便有了诸多“虚与委蛇”。

而这种“虚与委蛇”正是出于符合自身国家利益与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兼顾。比如此前相关国家应对美国在5G问题上的施压。5G利国利民毋庸置疑,对美方的压力,英国政府表示在2027年彻底拆除已经装好的华为设备。

这是一个极为微妙的时间点。有分析指出,2027年的概念是,2020年选出来的新的美国领导人,其任期在2024年会结束,然后这个任期结束之后3年,才是英国彻底拆完的时间限制。这即为西方相关国家在美国霸权威压下形成的某种常见的,对冲负面影响的手段。

这种虚与委蛇也是对美国罔顾他国国家利益,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以及“霸权主义”本质的清晰认知。

而对于那些处处“随美起舞”的国家,跟风之举正是源于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从而引发对自身“国家利益”理解的偏差。

充当“反华急先锋”的澳大利亚,全然不顾在过去20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从不到100亿澳元增长到去年的2350亿澳元,已有超过1.2万家澳大利亚企业在华设立了分支机构的事实;无视中国赴澳大利亚留学生去年达到近23万人,每年赴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游客达140多万的利好;罔顾中国连续11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当前已经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学生和游客来源的形势,在阴影的困扰下,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在9月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引用了一句澳大利亚的谚语正告澳正确看待双边关系,“盯着太阳就不会被阴影困扰”。

华春莹表示,“我想现在也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希望澳大利亚政府、政治家,以及更多理性客观的人士都能迎着太阳,盯着中澳关系光明的未来,而不要盯着乌云,被阴影所困扰。希望澳大利亚能够奉行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对华政策。”

这一句话或许适用于所有基于对中国的战略误判而“随美起舞”的国家。

09-02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