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行为最核心的特征就是睡眠稳态调控:随着清醒时间的延长,睡眠压力逐渐增加,并最终导致了我们的睡眠;而睡眠也就是睡眠压力被逐渐清除的过程。我们的研究发现基底前脑区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在睡眠的稳态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底前脑区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动在促进机体清醒的同时,可以通过刺激腺苷的释放而引起睡眠压力的增加,导致觉醒到睡眠的转换。特异的损毁这些神经元可以显著降低腺苷的积累,并导致小鼠清醒时间的大幅度增长。以上结果表明,基底前脑区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是调控睡眠压力的一个关键节点,有可能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的一个潜在靶点。
今天凌晨2点,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敏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毓龙研究组合作完成的这一成果。该项研究利用新型遗传编码的腺苷探针,发现基底前脑区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对于睡眠压力的积累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揭示了睡眠稳态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为探索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