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之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是今年语言文字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响应中央“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的号召,今天,上海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教育局联合举行了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开班仪式。上海、新疆两地的培训对象通过视频会议共同参与了这场跨越4000多公里的“云端开学典礼”。
据悉,本次培训不仅是一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也是一项推普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英吉沙县是喀什地区四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少数民族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大多数,是该县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全面覆盖,特别是人教版教材普及以来,大多数少数民族教师受到语言的影响,无法胜任课堂教学,普通话表达能力急待提升,急需专业的普通话培训来纠正发音和语法等方面的习惯性错误。
在开班仪式上,英吉沙县教育局师训部干部、此次普通话在线培训班班主任邓文亮表示,“承训院校的各位专家老师都十分重视,做了认真、精心的准备,为我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在此我代表英吉沙县所有学员,对各位领导、专家、教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员代表、幼儿园老师阿斯姆古丽·伊迪热斯向大家传达了自己的切身需求。她表示,幼儿园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只有老师先学好普通话,才能教好孩子。“可是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从小学到初中基本没有接受正规的普通话训练的少数民族老师来说,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发音不准确、语法错误是我很难克服的困难。”她感恩上海大学在特殊时期不畏困难的倾囊相助,并诚恳表示一定会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砥砺前行、不负众望。
上海市语委办副主任、市教委教材语管处处长凌晓凤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大学积极发挥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国家需要,整合校内资源,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精心设计培训方案,研发课程资源,全力保障本次在线示范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本次开班仪式为即将开始的在线示范培训拉开了序幕,据了解,根据国家语委的要求,学员们将要完成不少于60学时的线上课程学习任务。
为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上海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按照参训学员所教授的学段和学科分为三个班级,每个班级配备了1名专业老师和7名助教,利用线上录播和直播形式以及一对一辅导方式对学员进行为期12周的普通话培训、讲座和教学示范。每个班级还配备了一位班主任,督导学习进度,协助推进学习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