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B超、心超等检查到底如何选?胸科医院开放日邀市民读懂检查那些事-LMLPHP

“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PET-CT机器,也终于弄明白CT、PET-CT这些检查到底有什么不同了。”今天(9月4日),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核医学检查室内,市民代表陈先生兴致勃勃地说,这天他与10余名市民代表走进医院,沉浸式体验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了解影像检查的奥妙,换个视角看医院。

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统一部署下,9月1日-7日,胸科医院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如期而至。今日的开放日聚焦老百姓关注度较高的“检查哪些事儿”。

CT、冠脉CT、PET-CT、MRI、B超、心超……这些检查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对老百姓来说,影像检查种类多样,听着熟悉,其实不了解,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为让百姓能更直观地走近医学,胸科医院此次升级“开放日”活动感受度,组织了“沉浸式体验影像检查”活动。

CT、MRI、B超、心超等检查到底如何选?胸科医院开放日邀市民读懂检查那些事-LMLPHP

4日上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市民代表一行先后来到院史陈列馆、超声科、核医学科、放射科等区域,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场景。在超声检查室,科室吴卫华主任详细介绍了超声检查的作用,尤其是术中心脏超声监测、超声引导下胸部肿瘤及浅表淋巴结的活检诊断等心胸专科特色超声项目。吴主任还带着市民现场体验了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边做边讲解,让大家充分感受了超声的奥秘。

核医学检查对许多市民来说有些陌生,市民进入核医学神秘“领地”,学习了核医学检查流程、图像采集和显像报告流程,并一睹PET-CT“真容”。

参观后,核医学科主任谢文晖、医师严卉作了《健康‘核’查,安全有保障》的科普讲座,帮助大家科学认识核医学。谢主任告诉大家:“心胸疾病领域,核医学被广泛运用在心肌、冠心、骨骼、呼吸系统以及肿瘤等诊断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核医学中最有名的检查PET-CT,用在判断肿瘤分期、有无复发、有无转移等方面,十分有效。同时,单次检查产生的辐射,就剂量而言非常微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家千万不要过度惧怕核医学检查。”

在放射科,放射党支部书记、放射科副主任、肺部影像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群慧为大家生动地做了题为《聊聊放射检查那些事儿》的讲座,还演示了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辅助系统(AI)在心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肺癌的最好手段,但已经发现小结节的患者,就要去做高分辨率CT。冠脉CT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是非常方面、安全的检查,它可以在无创伤的情况,将心脏血管情况清晰地显现,对发现心梗非常有效。磁共振(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非常高,所以对神经系统的诊断很有帮助。”围绕市民关心的热点,比如肺部低剂量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MRI)等检查的区别和特点,陈主任做了详细解答。

讨论中,市民代表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切实体会到影像医疗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医疗服务的智能化与现代化,也被医务人员的辛苦付出与职业精神所深深打动。

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超红谈到,通过与市民的零距离沟通,胸科医院也了解到更多市民的需求与反馈,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持续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带来发展契机。

09-04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