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管曙光:自称“三流物理学家”,一生都在为一堂课作准备-LMLPHP

管曙光

深奥的理论物理专业课竟被学生列为“大学四年必须要经历的体验”,更有学生上完一遍,考了90分,还要来旁听“二刷”“三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管曙光坚守讲台十年,将一门专业课上成了学生眼中的“享受”,他主讲的慕课《波动光学》(英文版)更成为首批中国高校向全球推广的200多门国际慕课之一。

管曙光屡在顶级物理期刊发文,并获得多个科学奖项,物理学中的柏勒洛丰态(非线性物理领域的一种高阶同步现象)正是由他提出和命名,但他仍然称自己是“三流物理学家”,“老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阶梯,我只想满怀热爱去做每一件小事,期待我的学生中未来诞生一流物理学家。”

“网红”物理课年年更新,学生连听三遍都不厌

去年国庆大阅兵的最美女兵方阵,和深奥的理论物理概念有什么关系?在管曙光的课堂上,这被他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理论的教学难点之一——光栅,光栅的相位必须像动作、步调完全一致的阅兵方阵,只有这样才能集中能量,形成明锐的谱线。

在管曙光的课上,没有学生听不懂的理论,最前沿的专业知识随时“化身”学生最容易理解的现象。平时无论是看新闻还是听报告,管曙光一听到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案例,马上会用本子记下来。他的同事周先荣感叹:“有些人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但对管曙光来说,生活也是用来琢磨给学生上好课的素材。”

在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上一次管老师的光学课”被历届学生列入“必做清单”。曾有一位学生大二首次上这门课就考出90分的好成绩,在大三、大四,他又旁听了两遍,就是冲着管曙光每年更新的内容。

如何上好一门看似枯燥的基础理论课?管曙光有自己的心得:“教师也许一生都在为一堂课作准备,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见解,课堂上才能‘有料’,学生听后才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全身心投入教学,传承生命中那些热爱

在学生评价中,“老师竟然叫得出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总是被反复提及。在校园偶遇曾经教过的学生,管曙光也能脱口而出他们的姓名。“这不是我记忆力好,而是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师生互动多自然就能记住。”管曙光给自己立下了三个规矩——任何时候都全程脱稿讲课;认识班里每一个学生;亲自批改学生的每一本作业。

不计时间地全身心投入教学,源自管曙光内心的热爱,而这份初心承继自他生命中曾遇到的老师们。正是受到初中物理老师的影响,管曙光立志从教。

在湖北省蕲春县二中(现李时珍中学)时,管曙光的物理老师叫叶亚。为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叶亚允许管曙光和同学在实验室“玩”仪器。有一次,管曙光把用于实验演示的大电池正负极接起来,放完了电池的电,导致老师上课演示失败。不过叶亚并没有生气,而是向他讲解了原理,并引导他探索物理世界。

在北师大物理系遇到的名师,让他坚定了自己的理想。管曙光读本科时,主讲《电磁学》的梁灿彬教授上课从来不带讲稿;他编写的《电磁学》课本里,所有插图都是自己亲笔所画;他还在课余为学生们表演魔术。“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个愿望,将来走上讲台,也要像梁先生那样讲课。”管曙光说。

“隐身”幕后甘当阶梯,把学生带向更高的地方

在管曙光看来,老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占据C位,这就要求传统主导课堂的老师隐身幕后。

管曙光常常在课堂上“不耻下问”,引入前沿的科学问题向学生“寻求解答”,通过这样的互动,他希望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科学前沿从事更有开创性的工作,这样物理学研究才能薪火相传”。现正在北大攻读博士的邱添,正是在管曙光的光学课堂上,走出了科研探索的第一步,本科阶段就发表了6篇SCI主流期刊文章。受益于管曙光每周一次的课后辅导,本来就对科研充满热情的邱添和另外两个本科生一起组成的课题组快速进步。2017年,邱添的学术论文获“国创计划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

邱添毕业时,很多老师劝他留在本校,但管曙光希望这位得意弟子“跳一跳”,分别向中科院和北京大学推荐了他。“对我们老师来说,育人才是目标。老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阶梯,追求的就是把学生带向山顶、向更高的地方探索。”管曙光说。

人物小传

管曙光,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在物理学顶级期刊以及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他主讲的《波动光学》慕课2017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光学》2018年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曾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09-07 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