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原之旅:文明的兴亡》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
李 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出版
1960年,71岁的阿诺德·汤因比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进行了五个月的旅行。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巨著《历史研究》的作者,被这片亚洲高原的魅力激发起智慧火花,以宏大的视野、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多元灿烂的亚洲文明、错综复杂的地缘格局。
这片土地的历史与现实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自二战后分道扬镳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处于内忧外患但一直没有放弃现代化努力的阿富汗,以及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幕后大国……这点点滴滴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那些事:从犍陀罗到贵霜,从孔雀王朝到萨珊波斯,从花剌子模到莫卧儿帝国,从英俄大博弈到冷战……文明的兴亡与角逐,一直是这片土地不变的话题。
相信所有关注这片土地的人都会认同汤因比的感受:无论何时,这里一直是上演人类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永远值得关注。
《斑斓志》
张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如果要挑选一位最受现代人关注的古代文学家,也许非苏东坡莫属。作为中华奇人,从享受尊荣到跌落谷底,人生奇崛陡峭,千年热议不绝。
苏东坡是北宋第一高产作家,有关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言说其人遂成为至难至易之事:难在海量资料披览无尽,作业俱已周备;易在几成共识相互借鉴,最可敷衍成书。自现代作家林语堂的“苏传”问世,可说高标卓立,追随者众,蹊径难寻。苏东坡就此成为当代人熟悉的“概念”:面目固定笑容可掬,诸事重叠大同小异。
张炜以十数年深研之功,兼诗学、写作学、文学批评、作品鉴赏、历史钩沉及社会思潮溯源之综合探究,力避俗见直面文本,每言必得凿实,质朴求真,还诗性与生存实境,直抵人性深处。全书分七章并一百二十余题,每题必有独见,每见必得服人,呈显出独有的思想深度与文章才情。
苏东坡以华采越千年,张炜以神思共婵娟,为网络时代的苏学爱好者再摆一道精神盛宴。
《秘密生活:数字时代的三个真实故事》
[英] 安德鲁·奥黑根著
陈 红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互联网给了每个人一种秘密的生活,但这是怎么开始的?是谁在控制它?这些问题激发作者写下了这些故事。
这些故事没有统一的主题;即使在网络这个大前提下,这三个案例也是独具风格,几乎可以说毫不典型、自成一体。“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人物;传言中的比特币创始人克雷格·莱特非常独特,他处于数字货币的前沿,并经历了2008年的财政危机,而他的内心挣扎本身也让作者颇感兴趣;罗纳德·平恩是作者根据一个三十年前死去的年轻人创造出来的数码人,他的特点在前两者之间。
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自我创造者,但这本书里写的三个人,不管本人是否乐意,既是网络的主人,也是它的受害者,他们都是陷入麻烦的人。作者花了几年时间跟这几个人为伍,最终从他们身上认识到,在互联网的兴衰和泥潭中,人的问题仍然是人的问题,电脑的高级计算能力并不能抹掉这一点。
《“文物人”与“人文物”:常人春、常寿春兄弟口述》
定宜庄 苏柏玉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本书由相差八岁、性格迥异、为人处世截然不同、思维观念存有极大差异的常人春(兄)、常寿春(弟)的两篇口述组成,主要讲述两位“文物人”即“在理的”祖父常晓茹的传奇故事和北京民俗专家常人春的成长过程。作者综合考虑被访者叙述的完整性和研究视角的深刻性,采用历史学方法,将分析、评论、考证以史注、按语、附录等形式补充正文,营造出一种由浅入深的阅读体验。通过兄弟两人的真切回忆、细致描述和互相印证,以常家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社会交际的复杂关系网为主线,勾勒出常氏家族三代人百年来的命运与经历,全景式再现了一个由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俗信、民生百态共同形塑的旧京景象,更透露出一个时代荣辱兴衰过程中当年曾隐藏于京城社会而如今已鲜为人知的诸多具体场景。
《海鸟的哭泣》
[英]亚当·尼科尔森著
[英]凯特·博克瑟绘
木草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出版
海鸟是海上与风中的大师,是唯一一类在陆地、海洋与天空都能自在生活的生物,一直为人类所着迷。
它们在地球上极为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并已存活了一亿年,但如今似乎正在被我们摧毁。它们的数量正直线下滑,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少了三分之二。许多海鸟在海湾与栖息地哭泣,许多海鸟将成为回忆。
《海鸟的哭泣》将带领我们游历信天翁、海鹦、鲣鸟等十种海鸟的栖息地,从赫布里底群岛到奥克尼群岛,再到设得兰群岛,并配以栩栩如生的海鸟手绘插图。
亚当·尼科尔森将历史、传说、诗歌、民俗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生动揭示海鸟动人的生活细节和惊人的生存智慧:它们身体的运作方式、令人目眩的方向辨识技能、能够运用嗅觉捕鱼或寻觅归途的能力,以及懂得赖以为生的风运作的规律等,并以讲故事的口吻和科学性的笔触描述海鸟世界的爱、失去与残忍,让我们忍不住觉得,海鸟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