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芸
【从教感言】新冠肺炎疫情下诞生的“空中课堂”,既是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大考”,也是对上海教育人的“检验”。当集结号吹响时,没有一个人选择退却。在疫情肆虐的风暴口,每个人都选择了逆行。身为上海教师,我们用行动诠释出了上海教育现代化的高度与
温度。
从教20余年的刘芸昨天(9日)站上了2020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的领奖台。在她看来,2020年的春天,是自己教学生涯中最长的一个春天,却也是最难以忘怀的一个春天。因为,在这个春天,“人民教师”这个身份让她和同伴们倍感珍惜、自豪。
时光再次回拨到2020年3月2日,这是一个平凡但又注定被载入上海教育史册的日子。那一天,上海中小学校的143万名学生,居家开始了集中时段、大规模全日制的“空中课堂”在线教学。之后的三个月时间,汇聚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41个学段学科的5000余节视频课的“空中课堂”,让沪上中小学生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
“空中课堂”其背后凝结的,是包括刘芸在内的1300多名沪上优秀教师和教研员为之默默付出数月的辛劳与汗水。
2月5日,身为闵行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的刘芸接到了“空中课堂”的教学任务。从那一刻起,她和同伴们便全身心地投入录课工作。如何将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融入线上教学,为学生们打好中国底色;如何在“空中课堂”凸显单元教学、落实学科基本要求;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综合学习活动等新课型该如何进行在线教学……一个又一个视频会议直至深夜,一稿又一稿的教学设计推翻重来,一次又一次的“云试讲”调整落实,尽管困难超乎想象,但刘芸完全沉浸在“空中课堂”,她顾不上同年迈的双亲通个电话,顾不上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也顾不上为家人多囤些防疫物品。
一份教案至少要经过六七个来回的讨论、修改,方能定稿;加上练板书、做板贴、课文朗读、采集学生音频资源、教学重难点录屏……高强度的工作量,几乎让熬夜成为了她那段时间的生活常态。
今年2月下旬,尽管新冠疫情依旧处在暴发期,但“全副武装”的她总是在每一个录制日早早地到达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反复地背诵教案和演示课件;拍摄时,她全情投入,力求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学习经历中学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课与课的间隙,她也顾不上休息,同教研员沟通交流寻找改进点。就这样,整整四个半天,她高效地完成了二年级第一单元15课时的拍摄任务。
3月2日9点,空中课堂正式开播——当这15节课与全市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一天天见面时;当来自学生、家长和一线教师的褒奖在手机屏幕上不停跳动时,刘芸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