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已任,不求荣誉,是一个作家对一座城市、对自己的生活、对文学的一种态度。作家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完成和书写人民城市的特殊表情。”写完并出版了《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上海表情》等抗疫作品,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今天下午在上海市作协举办的“上海表情 人民城市——何建明抗疫作品研讨会”上,这位报告文学老兵透露,他正在写新作《城市猎毒者》,从科学人文的角度追索人类遇到的病毒与医疗话题。
今年初,何建明因疫情意外被留在上海,200多天里,他亲身经历上海战疫全过程,对这座“人民城市”有了深厚的情感和创作自觉。从不同视角切入的《上海表情》《第一时间》等一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对上海城市精神和上海抗疫方案做了全景式展现,分别由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评价,何建明展现了上海这座2400多万人口、开放度最高、疫情之下格外引人注目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抗疫故事,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定格了一位位普通医生、社区志愿者、机场工作人员的忙碌身影,“上海为什么能”的答案就藏在这两本书里。“这其中有信仰与团结的力量,更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人民,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立体丰富的形象。”
上海为什么是上海?上海为什么能?答案藏在书中
为了采写《第一时间》,何建明结合一线采访和重要资料,多次奔赴上海古北社区、花木街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浦东机场、援外物资上海基地等抗疫一线,书写讴歌一批共产党人和基层干部群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新时代“硬核力量”。文学聚光灯投向了一批“守护者”——有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有为城市正常运转而奋斗的劳动者,有战斗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者,有自发投身抗疫战斗的志愿者……他们不分职业、无问年龄、众志成城。
“纵观整个大疫,再看上海,哪怕以一个‘外人’目光和内心全部感受而论,不得不说大上海的的确确有比其他大城市更显耀眼的风采,那种大气、精致、细腻、宽宏、无私的品质,全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何建明记录下疫情期间生活在沪的日常点滴,业内评价,《上海表情》也是抗疫过程里中国表情的聚焦,它对世人重新认识上海和中国具有特别意义。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介绍,《上海表情》分27章,恰如27个或铿锵有力,或婉约雅致的乐章,串联起了作家何建明“被留”百余天的心路历程。作品中,既有政府层面的管理运转智慧的展现,又有普通个体对待疫情的心理承受过程和生动感人的故事,还有对上海抗疫历史的梳理和对“非典”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回顾和总结。曾多次亲历一线采访,何建明在作品中提出了自己对抗疫、防疫工作的见解和建议,发出作家面对突发灾难的慨叹、反思和诘问之音,痛心之余流露出深深的家国情怀,使作品更具思考性,鲜活而有温度。“写到悲情,我的眼眶常常盈满了泪;写到趣事,我也会开怀大笑;写到温暖,我会肃然致敬大上海……上海表情,既是这座伟大城市和 2400 多万人民的疫中表情,也是这座伟大城市和 2400多万人民战“疫”的表情,同样也是我在其中的一些悲喜之情。它是真实的,有时是悲怆的,更多的是痛苦与感动交织的复杂情感。把它写出来,权当我对这座城市的一份礼赞与感恩。也希望它是对其他城市的一份礼物,因为上海确实有不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从上海的表情中,我们能够了解“上海为什么是上海”“上海为什么能”的基本道理。”何建明说。
“文学是社会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先导与光芒,作家要有自己的思考,要起到引领表率的作用。对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作家绝不能视而不见,要与国家和时代发展同步。”在何建明看来,当代作家不能沉浸在老一代作家的文学写作的围栏中,新时代中国的城市书写将成为创作的重点,而不是沿用老套的视觉点和笔触点,书写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就必须跳出“风花雪月”“弄堂阁楼”的旧模式,要把精力和着力点放在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当下现实,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何建明坦言,他庆幸整个大疫时间里都被一个伟大的城市所庇护着。“什么样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对做得好、又为人民创造幸福、安宁和美丽城市的,理当礼赞。”
近几年,何建明一口气书写多部与上海息息相关的“城市传记”——既有全景展现浦东开发成就的《浦东史诗》,也有纪念建党100周年的《革命者》和抗疫实录《第一时间——写在春天的上海报告》等。“城市在变化,文学也在变化,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应有与之匹配的文学书写。我们当然需要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具有亲和力的记忆文学;同样也需要大刀阔斧的大历史写作,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上海的成长,乃至在特殊疫情期间的使命担当与无私奉献。”何建明认为,此时的“城市表情”是最生动、丰富、立体也是最真实和深刻的表情,它是城市内在的质的呈现。抓住了这种“表情”,也就等于抓住了“城”的精神与灵魂,以及它的本质问题,书写也就不再盲目和无从下手。
重大题材重要节点,呼唤报告文学轻骑兵全情投入
“纪实文学创作,正逐渐成为上海作协组织重大主题创作、推动上海文学创作全面繁荣的重要方面,当下上海文学应该有大作为、大发展。”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认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文坛涌现一批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并抚慰人心、鼓舞士气的作品,《上海表情》《第一时间》是其中的佼佼之作。无论是困滞在浦东的酒店,抑或冲在抗疫工作采访一线,何建明都注重挖掘一手资料、记录真实见闻,高站位对疫情中的上海做法进行了深入综合的梳理提炼,细微之处又充满人性的悲悯和温暖。
何向阳谈到,中国作协一直鼓励聚焦重大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为生动记录社会各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中国作协还特别增设了“抗击疫情”主题专项扶持,号召鼓励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创作反映中国抗疫的精品力作。疫情之下,中国作家迅速行动,拿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它们或关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点战场,或全面反映中国疫情防控的全过程,更有关注普通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实际经历。
“作家要写好作品就要对书写的对象充满感情,更要有强大的行动力,200多天的疫情滞留没有造成何建明手中笔的任何停歇,反而让他握紧了笔、加大了力道、提升了速度,这种迎难而上的写作精神让人敬佩。”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认为,何建明的两本抗疫作品是自带温度的,暖了上海人民的心,作为一名上海市民的角度,来阅读《上海表情》《第一时间》更有感触。疫情发生到抗疫取得胜利的全过程,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是亲身经历者、见证者,且有着不同的心情变化。何建明的作品关照到普通市民的个体感受,某种意义上是对上海市民心境变化逐步呈现,最后升华为对于抗疫英雄的感动和致敬,字里行间像是悠扬美好的音符组成了音律,跳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