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携手打造“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助力长三角文旅产业率先实现“同城待遇”-LMLPHP

昨天,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一市三省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上海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四地将携手打造文旅区域共同体,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从“好邻居”变为“一家人”。

探索合作模式,推进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短途游、周边游、特定区域内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表示,在2020年上海旅游节举行之际,四地文旅部门在沪发起成立“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旨在进一步促进区域便民措施共享、区域信息互联互通、区域客源互享互送,努力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

201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合计23.7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3.9%,同比增长6.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710.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广阔的市场容量与强大的消费能力,使文旅业成为长三角区域融合率先起步、加速奔跑的“先行者”和“流量担当”。

联盟成立后,成员将积极参加文化旅游部在境内外举办的各种旅游推广活动,推广长三角整体旅游形象资源;联手构建覆盖全媒体的旅游营销网络,联合在境内外主流媒体和网络开展长三角整体形象推广;联合开发旅游精品线路,把长三角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借助文化旅游部驻外机构,共同邀请境外旅行商和媒体到长三角考察踩线;联盟成员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支持开展联盟成员间的区域性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共同营造区域旅游市场大循环格局。

各出长项,联合锻造文旅“长板”

长三角区域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比较成熟的区域文化旅游大市场。海上风情的兼容并蓄、越地长歌的优雅清新、青山绿水的灵秀动人、吴韵汉风的锦绣婉约,这一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长期以来互为文化发扬地和旅游集散地。交通网络的完善为长三角地区居民出行带来便利,也让周边游、区域游变得更加简单。

沪苏浙皖携手打造“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助力长三角文旅产业率先实现“同城待遇”-LMLPHP

在安徽省黄山市副市长程红看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无疑是一种强强联合的举措。“今年是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起步的一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篇很大的文章,要做好它不容易。黄山市文旅资源多,旅游业起步早,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上海则是国内外游客的集散地和重要交通枢纽,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势必促进各省市旅游产业长板的锻造。”

浙江省温州市副市长汤筱疏则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比作“走亲戚”,“一直以来,上海周边城市都有‘上海人的后花园’的叫法。随着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落实,来趟上海越来越像‘走亲戚’。”

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翁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区域内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文旅消费能力强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对提振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循环具有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

“99元玩一城”,优惠活动将实现全覆盖

今年上海旅游节首批推出的上海、杭州、南京、黄山、温州、南通、丽水、湖州等17个长三角城市的“99”特色优惠旅游年票,目的地囊括浦江游览、西溪湿地、朝天宫、棠樾牌坊群、雁荡山、云和梯田、南浔古镇等长三角知名景点,完整呈现长三角秀美湖光山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市民游客仅需99元就可在长三角17个城市中任意选择一城游玩。旅游节之后,旅游年票还将继续与长三角多个城市开展合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全覆盖。

在产品开发方面,近年来,文旅合作已然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各类官方认证的“长”字号专项旅游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去年,三省一市联手推出长三角“名城、名镇、名村、名山、名湖、名园、名馆”国际精品线路;今年,三省一市联袂推出长三角“高铁+景区”“高铁+酒店”快捷旅游线路。这些“一体化”“高质量”的文旅专题产品,都切实增强了长三角区域人民群众对一体化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提高长三角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09-13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