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赵兴洲起了个早赶往机场,中午时分乘上了从上海飞往青海的航班,在阔别高原2个月后再次返青。
青海省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下称久治民中)音乐老师、上海市嘉定区杨柳初级中学生物老师、江桥镇雅韵民乐队队长,59周岁的赵兴洲有着多重身份。
去年9月,赵兴洲响应嘉定区教育局发出的援青支教号召,成为了嘉定区首位在青海支教一学年的教师。今年7月,他支教期满返回上海。
青海艰苦的生存条件,没有吓退他;高原雪山氧气稀薄,没有打垮他。这位年近60岁的老人,依旧神采奕奕。此次,他怀着对远方孩子们的爱,怀着对音乐的梦想,欣然踏上征程。
“再一次去青海,也是为了圆我的音乐梦”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在火车上捡到了一把二胡。那时候听见父亲拉二胡,我就开始慢慢地模仿他。”赵兴洲回忆起儿时的第一把乐器。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他对这把二胡爱如珍宝。
随着年岁渐长,赵兴洲接触了更多种类的乐器,更加坚定了对音乐的热爱。1977年高考恢复后,赵兴洲毅然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但因未曾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遗憾落榜。
2003年,赵兴洲从老家黑龙江来到上海,受聘于嘉定区杨柳初级中学成为一名生物老师,“我来了上海,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上海音乐学院。”赵兴洲心中的音乐梦想始终不曾熄灭,“上海的艺术环境非常好,给了我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我还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开设的‘指挥大师班’,学了作曲、指挥。”
音乐有一双会飞的翅膀。身为教师的他,关于音乐的梦想其实飞得很远很远。终于,机会来了。2019年嘉定区教育局要遴选10位优秀教师,远赴青海省久治县、云南省德钦县以及云南省楚雄州的七个对口支援县进行支教。赵兴洲此时已经59岁,再过一年就要退休,离开他坚守了40年的讲台。
“我报名!”赵兴洲立刻向学校提出申请。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身体不再年轻,可他永远记得,儿时第一次抚摸二胡时的心情。与家人商量好后,他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往青海的航班,从杨柳中学的生物老师,转身成为了久治民中的音乐启蒙人。
当青海的风混着青草的芬芳,拂过赵兴洲的脸颊,孩子们从教室探出头来张望,悠扬的藏歌从四面八方流淌过来,赵兴洲知道,他这次来对了。
“我当了四十年老师,我的人生一直和音乐相伴,但是我从来没有教过音乐。我再次去青海,也是为了圆我的音乐梦,给我的执教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青海这片沃土上,赵兴洲的音乐之花终于得以绽放。“这次,我想要把大山里的声音给带出来”
“孩子们的声音像原石、像美玉,如果不开发出来就太可惜了。”想起在青海听到的天籁之音,赵兴洲感叹道,“这一次,我要尽我所能,把大山里的声音带出来。”
刚到青海的时候,久治民中的校长告诉他,他是这个学校第一个音乐老师。“这些孩子们生下来,会走路就会跳舞,张开嘴就能唱。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他们只是缺乏专业的乐理知识,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地教他们。”赵兴洲从最基础的乐理开始讲,仅仅4节课之后,孩子们就能唱一些简短的视唱练习了。
看见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这么强,赵兴洲有了更大的愿景。从青海回来后,他向嘉定区教育局提出申请,希望把这些唱歌优秀的孩子,接到上海来,参加歌唱比赛,尤其是唱藏歌,“这些想法还需要组织上的支持,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赵兴洲每天除了教孩子们唱歌外,最放松的时刻就是在草原上散步。看着孩子们三五成群放牧的身影,他有时也会陷入沉思:“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是一家人依靠放牧为生,对外面的世界缺少了解,甚至没有太多的人生规划,缺少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想法。”
“通过我们的教育引导,逐渐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更广阔世界的热情,这样他们才能真正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大山。”赵兴洲开始鼓励孩子们报考艺术类学校,并利用自己的全部休息时间,帮孩子们培训。
13岁的丹增更宗是赵老师班上的学生,在赵老师的指导下,丹增更宗开始学习基础乐理和电子琴弹唱,“我的偶像是从青海走出去的歌手金瀚,我将来也想成为一个歌手,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年,她还在县里的歌唱比赛上获了奖。
“现在青海的物质条件,比以前已经好很多了,但孩子们在思想意识上还比较落后,我们的扶贫工作,更多的是要在精神上扶贫。”赵兴洲的手日复一日地教孩子们弹琴,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就会一直弹下去。”
“青海啊,让我为你写首歌”
“年保玉则的风,在轻轻地呼唤,你张开着怀抱,让我们沐浴阳光……”这首《神山的花园》,是赵兴洲谱曲,另一位支教老师张太作词,献给久治民中的第一首汉语校歌。
“青海处处是山,藏民把这些山当成神山,每年都来朝拜。”赵兴洲说,祖国大地秀丽壮观的高原美景,让自己和同伴们灵感不断,忍不住想为她谱曲歌唱。他们共为高原创作了7首歌曲,这其中有为当地援青干部创作的《只为你芬芳幸福》。
这些由赵兴洲谱曲的歌,被他从遥远的青海带回了上海,在课堂上弹奏给杨柳中学的孩子们听。“都市里的孩子们,哪听过藏歌呀。”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屏息凝神。年保玉则的风、仙女湖的水,跨过山川万里,从赵兴洲的指尖流泻。
“我在这里的角色,其实像一座桥梁,把上海的都市文明和青海的原始质朴连通了。”赵兴洲回忆起自己在青海看过的“锅庄舞”,参加过的“煨桑”仪式,“这些藏族的传统,和青海的雪山、冰川、湿地、草场、湖泊,都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
去青海支教前,赵兴洲曾组建一支乐队——江桥镇雅韵民乐队,经常为一些社区文艺晚会表演,“我想以青海的自然和人文为题材,继续编写一些民族音乐,通过乐队演出的形式,让每个人都能感受青海,能看见这块不一样的地方。”
9月11日,赵兴洲在赴青前两天,与雅韵民乐队的成员在江桥镇文广中心排练歌曲。乐队成员吉萍得知赵兴洲即将再次出发的消息,并不感到吃惊,“赵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了学生、为了音乐,可以奉献一切。作为他的好朋友,我祝他一路顺风!”
截至目前,嘉定区共有84位教师,先后赴云南、青海支教,“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方寸讲桌,承载着的是无数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