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54岁陈薇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LMLPHP

以国之名,致敬英雄!

9月8日,四位年过半百,撑起了14亿人岁月静好的人民英雄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最高荣誉的奖章。

其中,陈薇院士的身影又再次出现在我们眼中。

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54岁陈薇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LMLPHP

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54岁陈薇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LMLPHP

在“与毒共舞”的六个月里,超负荷工作让她多了许多白发,人也整整瘦了一圈。

而这位“巾帼英雄”的身上,有着多种标签。

“弃笔投戎”的清华学霸, 《战狼2》中Dr Chen 的原型人物, 让病毒闻风丧胆的“终结者”……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价所言:“她是院士,也是战士。”

但在陈薇院士自己看来, 自己最骄傲的事情,是做一位母亲,因为“儿子灿烂的笑,更是我前进的源。”

在表彰会后的座谈会上,她的儿子麻恩浩作为家属代表发言。

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54岁陈薇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LMLPHP

从当年非典时,那个亲吻电视里的妈妈的4岁小男孩,到现在这个以全A的成绩毕业的最优毕业生,麻恩浩成长的每一步路上,都有着妈妈陈薇的身影。

1.与其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如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我将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崇高的科研事业!”

这是麻恩浩在发言中说的一句话。

当年还是中学生的他,在陈薇赶赴非洲研究病毒的时候,就主动申请到西非做志愿者, 成为唯一一个在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的候援非的中国中学生志愿者。

高三那年,恩浩在紧张的备考之余, 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全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

从懵懂的少年,到意气勃发的青年,在追寻母亲步伐这条路上,他紧紧追随。

长大后的他,最终同母亲一样,选择了微生物学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

我们常说,最好的教育,从来都是身教大于言传。

一直奋斗在病毒研究一线的陈薇,其实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

然而,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看到母亲如此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享受自己的人生,这些才是真正的身教。

非典疫情肆虐时,陈薇带头进入一次最多只能待5个小时、待久了就会因缺氧严重头痛的负压实验室研究预防非典的药物。

为了和疫情抢时间,每次进实验室前她都会少吃少喝,带着成人尿布,一直待到八九个小时撑不住为止。

而这次研究新冠疫苗,她更是临危受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

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54岁陈薇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LMLPHP

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她在专业领域内大放异彩。

那句“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让人感动到泪目。

母亲,是孩子成长中最亲密的人。她们的处事态度,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尽收眼底。她们,就是孩子人生的摆渡人。

一个好妈妈的作用,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保姆式的贴身照顾,更多的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从而让孩子理解:原来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2.母爱的最高级别表达方式是给予孩子选择权

陈薇曾经在她的演讲中提过,她不愿意给予孩子太高的要求。

她是这样对孩子说的:“ 我从来不奢求你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希望你是快乐的、健康的、富有爱心的。”

麻恩浩在这次的发言中,特别提到了妈妈从来没有对自己要求过高,尊重并且支持自己的选择。

对他的唯一要求不过是:“你这辈子做好两件事就可以,第一件事是娶自己喜欢的女人,第二件事是做自己喜欢干的事业。”

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54岁陈薇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LMLPHP

这种看似“放养”的教育,其实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连接是天然的,从这个生命存在于妈妈肚子里开始,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与母亲在一起。

这也就决定了很多时候,让一个妈妈放手让孩子做选择,很难。

孩子那么幼小,我们希望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多替他们做选择,让他们尽可能少走一点弯路。

然而完美无瑕的人生之路,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在《奇葩说》中,黄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什么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在最近热播的《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妈妈隔着屏幕都能让我们感到窒息。

小到点一道菜,一件衣服的颜色,大到交友,选择工作,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妈妈安排得明明白白。

本心是为了女儿好,表现出来的却是强加干涉孩子的自由,这样的爱实在太过沉重。

于是,“乖乖女”齐明月活成了剧里最拧巴的人,她没有主见,习惯讨好,却又暗暗地用谎言去反抗妈妈。

失去选择权的孩子,永远无法成为自己。

聪明的妈妈,会强忍着自己替孩子做决定的焦急心情,在信任的前提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因为惟有如此,他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也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那样:“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时,才是最有力量的。”

3.父母相爱是孩子追风踏浪的底气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父母恩爱,孩子童年的底色就必然是明亮而温暖的。

陈薇与丈夫的感情,起于一次去泰山的火车上,一见倾心,从此携手相伴二十多载。

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54岁陈薇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LMLPHP

他们像热恋的情人一样每天打电话,发短信。

早晨起来刷牙,谁先刷一定会帮对方也挤好牙膏。

碰到出差,陈薇也会尽量带丈夫一起去,“因为生命很短暂,要多制造两个人在一起的机会。”

在这次座谈会上, 让人不难看出儿子麻恩浩的身上的那种独立,冷静与自信。

父母是否相爱,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真的可以从孩子的脸上看出来。

幼儿研究专家威拉德·哈塔普这样认为:“成年期的适应能力在童年时最好的体现不是智商,也不是学习能力,而是他在那个时候就能恰当地与他人相处。”

在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个性敏感,不太会与人相处,也很难有人能真正读懂他们。

父母之间的争吵对孩子来说是场延续最长的阴影,也将是他们一辈子的痛处。

从清华女神到护国战神,陈薇院士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

她曾坦言,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她确实与孩子相处时间不多,也曾多次缺席孩子成长中重要的时刻。

但是,妈妈对孩子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贴身照顾就够了。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然站着这样的母亲:

她们在不舍中放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才会慢慢的知道什么才是有意义的。

她们努力的活出自我,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她们与伴侣先学会做彼此的爱人,再去做孩子的父母,让孩子在爱中浸泡长大。

养育孩子,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做妈妈最幸福的事情,是我们与孩子彼此成就,也和最好的自己相逢。

来源:男孩派微信公众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9-16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