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街景。
秋意渐浓,对生活、工作在上海长宁的市民以及游客们来说,一场熟悉的 “艺术金秋”盛典正热力上演:2020年上海市旅游节长宁区活动暨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再度与大家相约,以“走进魅力长宁,乐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携50个重点项目、90余场文旅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丰硕成果。
历史人文荟萃,文化机构云集,在高质量打造国际精品城区的过程中,长宁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探索文旅融合的“长宁模式”初具成效,更助力营造美好生活氛围。如今,围绕“文旅深度融合”升级的特色旅游,已然成为长宁“公共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成为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过17载,“虹桥艺术之秋”解锁文商、文旅、文绿融合发展新模式
一场场精彩活动好戏连台,一幕幕欢乐场景令人流连忘返。从2003年至今,“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7届,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方式,解锁文商、文旅、文绿融合发展的全新模式,锻造“国际国内文化交流、社区市民大众节日”的节庆文化品牌。同时,艺术节深入挖掘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色,以打造上海文化大都市的亮丽风景线、打造长三角地区文化交流平台、为市民提供高品质文化大餐和展示市民风采的宽广舞台为主旨,让市民共享文化硕果,已形成独具长宁特色的文化嘉年华。
为积极整合文、商、旅资源,长宁区将“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和每年的上海旅游节、上海购物节长宁区活动“三节合一”,办节模式引领全国风气之先,每年9月至11月间,年均150余项精彩纷呈的文商旅活动在长宁各大商圈、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工业园区和时尚地标上演,不仅包括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传统形态的活动,还有快闪、街头艺人联展、选秀、线上微论坛等新兴活动形式。主办方持续多年在艺术节期间引入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上海世界音乐季等活动,开展上海国际女子10公里精英赛音乐节、东方风云榜·全国新声代歌手选拔总决赛等,还邀请来自瑞典、法国、韩国、马其顿、意大利、芬兰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艺术团队将高水准演出送至市民家门口。
据统计,“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活动平均每年吸引80余万人次参与。一道道文化大餐激发了市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也极大提升了长宁区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以“全”“融”“新”理念推进建筑可阅读,发掘老建筑文化价值
梧桐树下老洋房引人入胜,弄堂深处石库门惹人流连忘返,长宁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虹桥路、新华路、愚园路、复兴路-衡山路(部分)四个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72处文物保护单位,37家文博艺术类场馆,121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900多栋具有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是上海近代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长宁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全”“融”“新”的理念大力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发掘老建筑的文化价值,生动诠释“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内涵。
▲游客在参观新华路“微旅行”线路。
“全”意为阅读范围全覆盖,阅读体验全方位。长宁区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工作机制,引入社会组织开发线上导览系统,实现建筑“可看、可听、可读、可玩”;“融”代表着文旅融合,中外融合。长宁区为老建筑制作了带有二维码的精美铭牌,精心编纂中英文导览词,扫码就可看到中英文版建筑档案,还可以在语音中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新”则意味着创新路径强化推介。围绕《长宁文化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长宁区将“曼舞长宁”“长宁音乐”等品牌特色融入建筑可阅读工作,借助“三节合一”机制进行推介,并借助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等开发特色主题阅读线路。
▲2019年举办的“静雅武夷 叶色时光”武夷落叶生活艺术节。
充满海派风情的百年历史街区武夷路上,新式里弄杂陈,花园洋房汇集,现代建筑群立,随着长宁区城市更新和美丽街区创建的不断推进,这条充满城市记忆的老马路正焕发新的活力和风采,一展“海派风情国际化街区”魅力。去年落叶季,一场别开生面的“静雅武夷 叶色时光”武夷落叶生活艺术节在这里展开,以落叶为载体,推出了文创集市、咖啡品鉴、非遗叶雕展示与体验展、主题摄影展、沉浸式剧情体验、朗诵会等一系列人文活动,还特别研发了一款“武夷路十二香”香水,从“色、香、味、艺、音”等维度重新阅读百年武夷路。
今年,武夷路还将举办“海汇百年·叶落有声”2020武夷落叶生活艺术节暨第二届手风琴艺术节,汇聚手风琴音乐展演、海派文化生活主题展览和落叶文创集市,相信会为市民带来另一场难忘的秋日艺术派对。
“微旅行”创新文旅融合新理念,感知眼耳丰美盛宴
今年,愚园艺术生活街区入选上海首批全域旅游特色示范街区。通过城市更新,这条百年小马路街区景观焕然一新,聚起众多“网红”打卡点,既引领时尚生活,也满足原生态社区的实际需求。愚园路上的新晋“网红”是一片130平方米的种植空间,名为“一方美好”,种着罗勒、辣椒、秋葵等植物,已被游客和周边居民纷纷认领。在长宁区,这类“微旅行”体验比比皆是,令人感知眼耳丰美盛宴。
▲愚园路上的“故事门市部”。
“所谓城市微旅行,一般为半天脚程的主题化旅行。疫情之下跨省和出境旅行受到影响,我们的长宁微旅行变得特别受欢迎。”长宁区文旅局公共文化及市场科科长黄琼介绍。目前,长宁区推出了迎接黎明、博物馆之声、探寻孙宋史迹、邬达克在上海、艺海拾珠、苏河寻音、非遗手作、穿梭时光、ART愚园、武夷有意思等10条文旅精品线路,涉及红色文化、博物馆、人文艺术、风貌保护区等多个主题。
值得关注的是,长宁区文旅局还与春秋、携程、乐懿等区域内重点旅游企业深度合作,针对不同人群偏好,定制不同主题的文化之旅线路,“微旅行”的玩法也愈发多样,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长宁文旅护照”也即将面世。据长宁区文旅局透露,护照将搜罗长宁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和活动,设置“打卡点”,打通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积分还可兑换特色文创产品、旅游产品优惠券等福利,树立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云上见”,解锁公共文化新玩法
疫情期间,宅家里干点啥?疫情稳住了,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又能去哪玩?疫情发生以来,一朵公共文化服务的“云”飘在上海长宁各处。公共文化活动不仅没断供,还玩出了新花样,更捕捉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与线下升级跨越的新契机。
疫情初始,长宁区广大公共文化工作者立刻投身到文化抗疫行动中,发挥自身专长优势,共创作摄影、美术、书法等作品1000多件,原创诗歌、歌曲等作品近50件。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和群星奖获得者孙彬彬携手创作原创歌曲《逆行中的你》,奉献给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黄阿忠创作诗歌《有风的日子》,长宁沪剧团第一时间将其谱曲并演唱……
在公共文化场所关闭期间,为实现文化服务不断供,长宁区利用互联网云技术,把百姓喜欢的“文化佳肴”安全直送到家,举办各类线上活动300余场,服务群众182万人次。长宁区图书馆推出了“云阅读+海量云资源”线上资源,还解锁了借书“新姿势”——新设“大白”神器预约借书柜,读者通过手机预约,线下“无接触”办理借阅,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风险。
▲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直播节目现场。
文化和直播相遇,能碰撞出怎样的新火花?直播节目《长桌派》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在疫情期间的首次尝试,没有观众、没有多次彩排,台上7个人聊出火花,首场直播就吸引了近20万人次观看。长宁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丰也化身“新晋主播”,在多家平台直播“上海人游上海——局长带你游上海”,带游客“云逛”百年愚园路,共吸引200多万人次参与。陈丰表示,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拥有更多新可能,是身为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非遗传承人们也在“云”上动起了脑筋。虹桥香事馆坐落在新虹桥中心花园的湖心亭,曲径通幽。闭馆期间,非遗传承人吴清开设了传统香事礼仪、调香技能、避疫香囊制作等线上课程,将非遗更加实用、生活化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他还在“云端”结交了一群年轻朋友,接下来,吴清打算直播更多体验性课程,手把手教大家制香。
近年来,长宁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延续“数字长宁”“智慧高地”的数字化优势,“云上见”,正成为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常态。
目前,长宁区已在三级场馆,如区级总馆、社会分馆、社区文化中心和居民区活动室等,都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测和评估系统。依托这些服务质量反馈数据,政府部门的决策与投入有了更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云资源、云展览、云采购、云集市等形式,让长宁区打造了文化云平台2.0版本;“长三角文旅云”等各级文化云,则实现了“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
家门之外便是文化所在
如果你生活在长宁,文化生活从来不缺,读书会、舞蹈课、音乐会,应有尽有,全年无休;文化场所很近,甚至弄堂口的门卫室都可能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你还能亲自参与文化建设,“睦邻点”拓展到公共文化领域……长宁区通过一系列家门口的创新举措,使百姓能够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获得实惠,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目前,长宁区以10个市级场馆、6个区级场馆、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83个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1个民营美术馆博物馆、22个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等基层服务点,构筑起广覆盖、多维度、立体式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做到家门之外便是文化所在。
▲程十发美术馆外景。
▲刘海粟美术馆外景。
近年来,长宁区对照国际一流,高水平建成刘海粟美术馆、程十发美术馆、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影城、宋庆龄纪念馆、上海消防博物馆、上海儿童博物馆、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上海动物园等地标性文化场馆等十大文化地标。青年中心、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公共设施也纳入大文化网络管理与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国际精品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大网络”格局。与此同时,长宁区积极释放文化场馆资源,陆续引入上海苏俄造型艺术馆、海派女作家联谊会、李军艺术工作室、田耘社相声茶馆、家鑫海派书画馆等一批文化名家工作室,面向市民开展优质公益性文化活动。
长宁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的“边角料”,将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改造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比如,“睦邻点”就成为长宁区乃至上海的文化新景观。
睦邻点,顾名思义,就是居民和睦相处的联系点。近年来,长宁区不断探索,使睦邻点建设从民政领域拓展到公共文化领域,成为一项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的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已建有睦邻点332个。例如,新华路669弄的门卫室,经过设计师、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将这个净宽仅1.1米的小空间改造为精美的“睦邻微空间”,成为社区居民分享书籍,交换旧物,交流情感的公共文化空间;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则把睦邻点建成了包括紫藤花亭、白领中庭、盆景园、香草园的“生态绿吧”屋顶花园,成为观赏性、实用性俱佳的社区微景观。
目前,长宁区有近80项社会化合作项目在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开展。比如,有着“小小联合国”之称的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与24家社会组织合作,开设昆曲艺术研习、中国书画、西式烘培、创客空间等多项文化特色课程。2018年7月,长宁区还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联盟,辖区内各级各类文化场馆、文化企业、文化类社会组织、商业中心等30家成员单位联袂为市民献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