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蕙《协和大院》研讨会在京举行   以第一人称亲历、所见,呈现大医们的协和精神-LMLPHP

9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散文家韩小蕙著述的纪实散文集《协和大院》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刘恒,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在贺信中写道,“韩小蕙的《协和大院》在《美文》连载一年半,共十八期,每期一万五千字左右。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版面,是《美文》创刋以来没有过的。每期我自己看,也推荐给朋友看。这是一部厚实的书,写的扎实,密实,有细节,有人物。容量也大,很充沛,最难的是把史实史料与今天的现实融汇贯通着写。这部书对当下的散文写作,有突破价值。”

“协和大院”是1917年随着北京协和医院的建立而修建起来的花园式大院,如今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外交部街59号院,一百年来居住着协和医院的医生们,被称为北京新30景之一。韩小蕙在协和医院出生,在协和大院长大,在“见面尽大医,往来无白丁”的环境熏陶下,铸成了写作这部作品的深厚基础。

《协和大院》以第一人称的亲历、所见、感受、思考,记述了包括美国医生在内的5代居住者,描绘了一大批协和医院大师级的名医,如李宗恩、聂毓禅、张鋆、林巧稚、黄家驷、吴蔚然……这些“医圣”有的出身世家,也有不少是贫寒子弟,一位位被称为中国现代医学研究和治疗的各个领域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们的人生精彩纷呈,很多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在作者偏重日常生活和人格品行的讲述中,呈现出大医们无处不在的协和精神——不只有医术的高峰,还有更接近真善美的人性热度。同时,这也是把北京协和医院的源头考证得颇为清晰的一部书,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为中国医学史作证的史料意义,被多位评论家不约而同地称为“协和史记”。

韩小蕙《协和大院》研讨会在京举行   以第一人称亲历、所见,呈现大医们的协和精神-LMLPHP

▲百年前的协和大院小楼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协和大院》是一部引人入胜,同时也有丰富的维度的作品。这部作品同时也是属于作者的生命之书,展现人生之百态、世事沧桑,展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命运,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书中,作者并没有摆出一副考据历史的姿态,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生命感受,书中所讲述的故事都成为作者纷至沓来的生命感受的一部分。“由此,我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精神的自传,她把现代以来构成我们复杂经验的人和事,内化为她的生命感觉。《协和大院》是我们近年来纪实性作品非常重要的收获。”李敬泽说。

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作协主席刘恒表示,《协和大院》一书显示出了文体的独特性,在强调时间之外,还强调了空间感,因小见大,虽然是在写大院,同时也在写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作品还展现了文体趣味性,讲述了大院里发生的方方面面,写了许多的名医、大医的故事,犹如一部小型的“史记”。特别是在“文革”的复杂历史阶段,知识分子命运发生微妙的变化,适度真实地记录这段历史的痕迹,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刘恒认为,《协和大院》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记录,令人感到亲切。“我在她的记录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同伴,看到自己的幸福感和痛苦感,这对我们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有独特的价值。”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在发言中表示,《协和大院》是散文写作领域的一部佳作。这部作品在今天这个时候推出,正当其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协和大院历经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命运遭际纷繁复杂,真正把这些内容梳理清楚,而且艺术融合,是很大的挑战性。因此,这部作品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几十年的积累,以及深厚的文学修养。“语言对文学太重要了,这部作品平易亲切,率性自然,毫不做作。有温度、感情,有筋骨、质地,既不端,也不迎合时髦。独具魅力的语言也是这本书的成功要素。”

北京作协理事、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孟繁华认为,《协和大院》是一部简史,以20多万字写了协和大院的变迁史,以及它与中国社会历史社会的关系。书中展现了中国现代医学开拓者们的医学成就、人格成就,令人高山仰止。同时,在记述大师名医之外,这部书还写了作者自己的成长史,以独特的散文笔触展开,读来十分亲切,有强烈的怀旧感。

中国散文学会荣誉会长周明表示,这是一本厚重的纪实文学,是一本打动人心的好书。这部书以独特的视角对大院中的故事娓娓道来,构思巧妙,展现了协和大院的百年变迁发展历程,对文学界、医学界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书中,作者歌颂而不溢美,真实记录而不躲闪回避,以纯熟的白描手法,流畅的结构方式,娓娓道来的亲历讲述口吻,丰富奇绝的人物故事,见证了天地之间有大美、大德、大人格存焉。

《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专程赴京到会,宣读了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美文》主编、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贺信。穆涛在发言中介绍说,《美文》看到这部奇特的书稿之后,果断用18期的大篇幅连载,受到文学界和普通读者的热烈追捧,称赞“这是我国新时代第一部长篇非虚构描写协和医院和中国医疗卫生界顶尖级知识分子的纪实散文作品,内容奇特、构思精巧、故事好看,代表了我国纪实散文创作的新水准”。

研讨会由北京市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联合举办。出席会议并发言的专家还有邱华栋、周明、何启治、孟繁华、贺绍俊、陆建德、白烨、梁鸿鹰、李建军、阎纯德、彭程、李林荣、刘琼、饶翔、王国平等。

09-16 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