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满月,这场开在黄金商圈的约谈会诉出企业心声-LMLPHP

《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4月10日起正式施行,明天正好是“满月日”。落地一个月以来,《条例》实施效果如何,企业感受度又怎样?今天下午,黄浦区人大法制委、财经委与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上下联动,以“人大代表与企业面对面,共话黄浦营商环境建设”为主题,开展“淮海约谈”专题座谈,面对面听取企业家们对《条例》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

线上“微信约谈”,提前洞悉代表诉求

地处市中心的淮海中路街道辖区内拥有新天地、淮海中路等知名商圈和32幢商务楼宇,入驻企业达3600余家。

为切实发挥代表作用、助力《条例》更好落实,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特地在座谈会前,邀请来自企业的林卫慈代表担任主持人,提前开展了一场线上“微信约谈”。

“建议一线行政服务部门要根据《条例》的要求,及时调整服务模式,为企业的办事带来实质性的便利”。“营商环境的塑造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企业经营者、市民也应该积极参与,企业和市民的守法诚信行为也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表现”。“针对监管执法标准,建议探索与其他省市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

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积极在群里发表各自的建议、碰撞智慧火花,林卫慈代表一一记录并进行梳理,形成了多角度、高质量的建议汇总,带到了区人大法制委、财经委组织的座谈会上,共同进行交流探讨。

《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满月,这场开在黄金商圈的约谈会诉出企业心声-LMLPHP

面对面交流,一项项销去企业堵点难点

“《条例》实施效果如何,企业最有发言权。”市十五届人大代表、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芹说。

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解读工作,同时听取企业的真实声音,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真正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区人大法制委、财经委特地在作为区级立法信息采集点的新天地时尚开展条例实施情况调研,近距离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

淮海中路街道还于近期推出了《街道促消费助发展服务措施10条》,包含提供政策解读服务、搭建金融助企平台、白领个人事务办理进楼宇等惠企措施,全方位服务助推商圈楼宇企业高质量发展,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在“五五”购物节前,街道还成功协调瑞安广场、K11艺术购物中心、新茂大厦、香港广场、博银大厦、力宝广场等6幢商业商务楼宇周末、节假日共享停车,实现消费优惠停车互认,助力商圈集聚人气、激活消费。

“企业变更难、销户难是许多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希望《条例》的实施让这些难题尽快得到解决。”对此,黄浦区人大相关负责人当即表示,《条例》中明确要求各区、各部门要为企业办理开办、变更、注销等事务提供便利,区人大会将企业家们关心的问题向市人大传达,并认真督促区相关业务部门加强信息公开、推动企业办事流程优化。

05-09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