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随着试验船返回舱着陆,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征集的搭载实验材料顺利返回。
据了解,这次试验船安排了航天育种、空间生物等相关实验类项目75个,涵盖农作物、林草花卉、中草药种子和生物菌种实验装置,还有对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模式植物和模式动物实验样本,搭载样本总数达988件(份)。其中引人注目的,则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微生物采油菌种。
微生物采油是利用微生物自身有益活动或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等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延长油田开发寿命的新技术,目前为国际上油田开发领域研究热点。掌握微生物采油这一核心技术的,正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目前,我国大量的石油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大约三分之二的资源仍然静静躺在地下,而微生物采油恰恰能够低耗高效且环保地撬动地下石油资源的采收,实现油藏的保护性开采、可持续开发。
据中心主任牟伯中教授介绍,菌种是微生物采油“卡脖子”要素之一,已经制约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效果,影响了工业化应用推广。目前,微生物菌种多数来源于地表自然环境或地下油藏环境,性能相近,特异性不强。采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等技术进行育种试验已经见到了积极的诱变反应,但效果不够理想。若能利用太空极端环境对原始野生菌株进行诱变,则有望获得特异性强、性能更加突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突变菌株,提升和强化微生物采油应用效果;同时,也将在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菌种诱变育种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此次搭载新飞船的微生物采油菌种,正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优选的、已经开展工业化应用或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前景的4株采油微生物菌株。“我们期待探索微生物采油菌种太空育种之路,开拓微生物采油菌种选育新途径。”牟伯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