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浩瀚书海,怎么找到心仪的读物?
层出不穷的同质化畅销书单,是否让你“挑花了眼”?
今天,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世纪朵云推出的“世纪朵云·云上书榜”第一期榜单出炉。专业评审+“X评审”的独特阵容,从“值得买的畅销书”“能收藏的经典书”“有意思的专业书”“有故事的宝藏书”四个类别,为读者提供新书推荐和阅读参考。
首期“云上书榜”评选范围是2020年6月至8月出版的新书,最终榜单选出4大类别12本上榜图书。其中,“值得买的畅销书”是《正常人》《证言》《晚熟的人》;“能收藏的经典书”是《比利时的哀愁》、阿瑟·米勒作品系列、《夜航船》;“有意思的专业书”是《显微镜下的成都》《刑法学讲义》《寻找<局外人>》;“有故事的宝藏书”是《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伦敦文稿》、周振鹤学术随笔系列。所有上榜图书将在世纪朵云旗下书店——“最高书店”朵云书院旗舰店、广富林店和思南书局专架陈列。
四个维度兼顾,为读者“打捞”可能被低估的书
之所以采纳四个维度进行评选,也是更准确地满足书店读者的对各类好书的甄别挑选的需求,最大程度“打捞”不容错过的好书。比如,为读者甄别畅销书里的好书和经典书里值得收藏的版本,推荐有一定门槛但并不高深的各领域专业书,让普通读者也能读懂;而有一定出版门槛,经历了较长策划编纂出版周期,具有较高学术和出版价值,但一定程度上可能被低估的图书,也走进了这份榜单。
因此,除了普通读者最容易关注到的热门读物,书店也从其专业视角遴选出新书中的“第二眼美人”,打造一份耐看版的书单。“主办方设置的四个评选品类,兼顾了内容和品质,为读者挑选好书,也兼顾到市场和读者的阅读偏好,同时还看到了一时没被外界注意到的有意思、有价值的好书。”专业评审之一孙甘露认为,“云上书榜”既是对最近出版好书的扫描,又很好结合了书店自身的特色,是从书店角度对出版情况的一个观察。
比如入选“有意思的专业书”的《显微镜下的成都》,看似是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指南,其实延续了王笛教授构筑微观世界的史学研究路径。他将笔力聚焦于街头、茶馆、袍哥、麻将等微观文化现象,关注着小贩、堂倌、茶客、瓮子匠等“无名之辈”的生活轨迹。全书偏于叙事的文学化描写和学术历史研究相结合,如显微镜般细致描述中国近代民间社会,稍有门槛但绝对读得下去。
此外,入选“能收藏的经典书”类别的上海译文出版社《阿瑟·米勒作品系列》,囊括了20世纪戏剧代表人物阿瑟·米勒巅峰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近年国内热度不断提升的《萨勒姆的女巫》《桥头眺望》等,本系列译者包括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与米勒合作《推销员之死》的英若诚、大师级老牌翻译家梅绍武、屠珍、陈良廷等,堪称“黄金组合呈现黄金经典”。
专业评审+X评审,完善当下的阅读视野
除了作家孙甘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文艺评论家夏烈等本期的专业评审,云上书榜创新引入了“X评审”,该类评审由不属于出版、写作、学术相关专业领域,但对阅读有专业意见和影响力的人士组成,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和专业评审同等的投票权。
主办方透露,通过公开征集已累积数十位“X评审”候选人,征集也将持续下去。这一新尝试,有望覆盖更多人群的阅读。本期评审为来自金融行业、文创行业、电影行业的四位阅读爱好者:董舒、王培雷、王子微、王映彤。全程参与首期榜单评选的董舒深有感触,“跟多位同好的交流,如同一场有趣灵魂之间的碰撞。这次甄选的榜单,也是无数个伟大而有趣的灵魂凝结而成的文字和图像,让我们在快节奏中也能拥有无数个片刻的自省和安宁。”
在王培雷看来,线下讨论会至关重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避免了因为评审个人喜好而遗漏更多有价值的好书,另一方面也对评选书目多样性有直接讨论。“在自己目力之外认识了更多作品,无论是作为对公众的阅读建议还是作为对自己的视野补充,都有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世纪朵云·云上书榜”第一期榜单
【值得买的畅销书】
《正常人》
爱尔兰人气作家萨莉·鲁尼的小说,主角康奈尔和玛丽安在爱尔兰西部一个小镇长大,康奈尔学校备受欢迎,玛丽安则被视为怪人,独来独往。一次令人怦然心动的对话,改变了两人的关系和他们今后的人生。
《证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用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内秘闻。《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颠覆性后果。她们从各自视角见证了历史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开阔的时空。
《晚熟的人》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小说集,根植乡土,小心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大胆挪借八方面容。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却带给我们陌生惊喜的阅读体验。
【能收藏的经典书】
《比利时的哀愁》
该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雨果·克劳斯借11岁少年路易斯的视角,勾勒出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活画卷与复杂激进的岁月影像。种种情欲与死亡的试炼面前,他能否获得最终的救赎?
《阿瑟·米勒作品系列(套装5本)》
阿瑟·米勒是当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强烈的道德感和反省精神,为他赢得了“美国戏剧的良心”美誉。
《夜航船》
这部明]朝张岱所著的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有意思的专业书】
《显微镜下的成都》
全书以四川地区四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街头、茶馆、袍哥、麻将作为具体个案,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 普通市民等小人物的身上,通过档案、口述史、地方志、小说、竹枝词、调查、图片等资料,还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的日常生活记忆,细致绘制一幅中国腹地大众公共生活的生动画卷,发现普通民众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及其顽强的文化延续性。
《刑法学讲义》
法学教授罗翔是B站人气UP主,在普法视频中用真实有趣、贴近生活的案例讲述法学智慧,吸引了大批粉丝,爆红网络。
《寻找〈局外人〉》
加缪《局外人》那简单冷漠的语言令人着迷,爱丽丝·卡普兰通过详述著名作家、日后成为法国文化部长的安德烈马尔罗对手稿的修改,哲学家和文学家让-保罗·萨特对《局外人》的重要评论,以及《局外人》被首次翻译成英语时的逸闻等,再现当代文学对何谓“好文字”的不断叩问和重新界定。
【有故事的宝藏书】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
作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著名学者,作者葛承雍将多年研究成果收进这部文集。从宏观的大写意到严谨的工笔画,以文物与文献相印证,完成了一系列学术界为之瞩目的具有开创性的论文,揭示出一系列隐秘不彰的中外文明交汇的史实,在时空坐标里闪耀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襟度。
《伦敦文稿》
该书是二战期间西蒙娜·薇依在伦敦去世以前的文稿集,多数篇目系为法国抵抗组织撰写,内容涉及战争和国际政治,法国战后政府重建,以及她本人长期沉思的哲学与宗教问题,读者或许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学说的纲要”的隐约成形。
《周振鹤学术随笔系列》
该系列收录了周振鹤先生学术研究之外的随笔30余篇,包括历史、宗教、语言学等多个方面,有对恩师的缅怀,对学术现象的随感,对学术误区的批驳,还有关于学术刊物的评价、学术文献的推介等。虽不是系统论述,但每一篇都有点睛之论,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