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会议现场。 | 均主办方供图
“中欧应该从维护战后多边、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合作利益的前提之下,开展进一步的合作。”9月16日,在“历史交汇期的中欧俄关系”跨学会学术研讨会上,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对与会专家学者如此表示。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推进合作创造共赢成为世界多国的共识。在9月14日晚举行的中德欧领导人视频会晤上,中德欧领导人就中欧关系以及双方在经贸、绿色、数字、抗疫等领域对话合作深入交换看法,为下阶段中欧关系规划方向,确定重点领域,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合作。
因此,中欧俄关系应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更好地携手面向未来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热议的焦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们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给与会人员带来了诸多启迪和思考。在研讨阶段,共有8名学者发言,发言内容涵盖了欧盟宏观层面研究、内部具体国别分析和中欧俄关系探讨。
欧洲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必然会受到外部变量的影响。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系主任张骥看来,美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朗普对欧洲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在关税、军费分担、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向欧洲施压。”张骥认为,但“欧洲实际上有所反弹,内部的态度是有分化的”。同时英国脱欧后,美欧关系就变成了两个层面,英国对美国的依赖性会进一步地增强,但欧洲大陆会与英国的对美政策保持一定的距离。
俄罗斯也是欧盟地缘政治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尽管在和欧洲的关系当中受到美国的掣肘,但是俄欧关系总体向好。“目前,欧俄、德俄关系的合作需求有所上升。”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从德国的视角对俄欧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尽管美国威胁实施域外制裁,但是默克尔在与俄罗斯合作的“北溪-2”项目上,依然有所坚持,“德国和俄罗斯形成了共生的关系,而俄罗斯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该如何更好地定位与欧洲的关系”。
同时,欧洲的对外关系近些年来受到内部的牵制。其中欧盟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所副所长余建华表示,“欧债危机、金融危机、脱欧危机,和难民危机等,使欧盟对中东越来越不能够发出统一的声音”。而俄罗斯则讲究巧实力通过“四两拨千斤”在中东施加影响力。
此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欧盟对外关系的发展,欧洲各国为疫情所累。但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从抗疫的效能来说,欧洲各国通过财政货币手段、数据保护、欧盟与成员国的联动以及“恢复基金”等途径仍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默克尔曾表示“欧洲人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欧洲在看向外部世界时,也会寻求拓展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就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强晓云在会上所说“在中欧俄关系中,应尽可能寻找更多的经济领域的共性”。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范军进而指出,中国不会接受冷战和意识形态划线这些概念,中国选择的主题是古今中西或者说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据悉,本次研讨会系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十四届(2020)“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由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和上海市世界史学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