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学科领航,打造思政“金课”-LMLPHP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在同济大学,随着一批名师、明星教授纷纷站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新的变化悄然发生——

课堂里,总有一种无形的“磁力”。在土木工程学院,从“杰青”“长江”到院长、院士,大牌教授常常联袂出现在同一门《新生研讨课》。和新生第一次见面,就是一个“烙印”的过程,在这门课上,和学生面对面的教授,几乎每个人的名字都和国家的重大工程相连。从东方明珠、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到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听这些曾亲历重大工程设计、建设的教授们“如数家珍”,学生们能清晰感受到的是中国由“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迈进的速度,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专业课,也总是感召力满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学院,一批名师主讲的课程上线后,选课人数迅速突破1万人次。这些课程为何在学生中极具黏性?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一语道破个中“玄机”:这些课程不仅讲授前沿知识,而且传递正能量——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们都十分注重涵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让强势学科领航课程思政,在同济大学,当思政之“盐”溶于各学院的各门课程后,教学有滋有味,育人润物无声。

创新课程设计,挖掘“硬核”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晓光的课堂,总会时不时响起掌声。他讲授的是一门名为《交通工程学》的专业基础课,“硬核”知识不少,教学难度也不低,可学生们总是听得入神。

今年,因为疫情,春季学期的课搬到了线上,虽然师生不得不“屏对屏”见面,可课堂“温度”依旧不减。特殊的年份,杨晓光给学生布置了几道特殊的思考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有哪些变化?你觉得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可否设计一个方案?……

为什么要出这些思考题?杨晓光认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不能仅限于梳理知识脉络,“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学生在学这门课的时候有爱国、报国的意识,未来才能将自己的事业融入国家的发展”。

同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任教,滕靖所在的6人教学团队给学生们带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运筹学》课程。今年的抗疫,也成为这门课的鲜活教材。“如何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的运力,将口罩、防护服和其他急需医疗物资高效运达武汉、黄冈等疫情防控前线?”“如何布局应急物资中转站?”“随着各地确诊人数的动态变化,如何调配医疗物资?”……不言而喻,运筹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颇高,上课很“烧脑”,但有了这些问题牵引后,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学得更投入了,学习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

在课上,有的学生尝试用线性规划的知识来设计医护人员轮班表,有的则试图为生活在隔离区的居民规划最佳生活必需品配送方案,通过建模来解决患病程度不同的病人候诊的问题……不少学生课后留言,在解答“真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所学未来必有用武之地。

“课程思政绝不是在专业课外上思政课,而是要通过创新的课程设计,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滕靖说,在学生提升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领航学院先行先试,立标准立标杆

从2017年成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整体试点校后,对同济大学来说,实现“点—线—面—体”的层层拓展,由专业课程向专业课程链、示范专业、示范学院拓展——伴随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2.0升级版的启动,教改的重心已稳稳地落于各二级学院。

改革往深里走,遇到的困难就会多,谁带头,很关键!在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5所领航学院在前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先行先试,发挥“模范生”效应。

目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已编辑并正式出版全国首部《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学院再出“新招”:成立交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通过师资培训,进一步推广、应用课程思政研究成果。

在土木工程学院,“评价指挥棒”改革进一步细化,学院目前正在开发基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要素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管理系统。

名师牵手,课程思政实现全覆盖

推动课程思政改革走向纵深,关键在教师。

正如不少一线教师所言,在改革最初,有的老师虽然有育人的意识,但育德能力有限,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从教多年的杨晓光坦言,自己也有“感到困难”的时候。每逢在教学上觉得有些“捉襟见肘”,他就会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名师面对面系列沙龙活动。“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听其他老师的经验和教训,我很受启发。”杨晓光说。

同济的教师沙龙活动每月至少一次,邀请校内外课程思政名师作演示、示范。同时,学校还积极动员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打造一批课程思政优质在线课程,在全国性课程平台上共享。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占才讲授的《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主讲的《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上线后选课均迅速突破1万人次,学生覆盖全国几十所高校。

名师领衔,打造多元教学团队,实现精准滴灌。雷星晖介绍,在新生院,来自全校29个专业学院的200多位资深教师,包括60多位国家万人计划名师、973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领军人才参与授课,切实扣好新生的“第一粒扣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9-19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