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创的CT机、人工智能算法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护人员的得力助手;上海新兴企业挺进在线新经济,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的大胆探索,实现逆风飞扬;上海老字号登云上网开直播,敢于在新空间、新维度不断“吸粉”,丰富品牌内涵……
一年一度的“中国品牌日”今天揭幕。今年,上海重点围绕“3+1”领域,讲述品牌故事,展现品牌力量。在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三大战略性产业和在线新经济领域,上海已积累起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他们所爆发出的生命力,也在不断丰富上海城市品牌的内涵。
三大战略性产业闪亮“上海牌”
越是危难之中,越见品牌闪亮。过去几个月,上海三大战略性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挺身而出,在战“疫” 一线为抢救生命、阻断疫情、恢复秩序贡献力量。
集成电路行业,华虹集团、上海微技术工研院等,发挥产业和技术优势,全力保障额温枪等防疫设备芯片供应,避免了“非典”期间国内测温设备短缺的情况重现。人工智能领域,商汤科技、依图科技等扎根上海的“独角兽”,克服复工难等不利影响,紧急开发出新算法,使医生能快速读取肺部影像,提高诊断效率;钛米机器人、达闼科技等研发的服务机器人,在全国医疗机构得到认可和使用,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控制了感染风险。在生物医药领域,联影医疗的方舱CT机凭借自动精准定位和新冠肺炎辅助分析技术,在武汉方舱医院大量部署,占方舱CT总量的60%以上;之江生物、捷诺生物等诊断试剂企业,也在疫情暴发后成为国内首批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企业,而截至目前,国内获批的新冠试剂盒企业中,上海占五分之一。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疫情之下,三大战略性产业“上海牌”的突出表现,是上海综合实力的体现。按照中央要求,上海近年来集中精锐力量,在三大战略性产业领域打造创新高地。目前,上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自主可控能力最强的地区;是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最多、人才最密集、创新应用最深入的地区之一;是国内极少数能紧跟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前沿,有机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的地区。
在线领域逆袭出“家喻‘沪’晓”
与硬核的三大战略性产业不同,没有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上海在网络经济时代似乎有些低调。但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上海品牌却表现出了后劲——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12月的一份统计显示,上海互联网行业去年1至10月的增速居全国之首。
而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削弱这一势头,特别是在线新经济领域,一批上海企业在短短几个月里完成逆袭,成为网民们家喻“沪”晓的名字。
作为生鲜电商的领军者,春节期间,叮咚买菜订单增长300%,新用户增速同比加快200%。每天,它为不得不“宅家”的百万市民供应蔬菜上千吨,成为菜篮子的“实力担当”。在线文娱行业,哔哩哔哩(B站)仅用一个春节假期,就将用户数量大幅提升30%以上。在线教育行业,“上海微校”助全市莘莘学子在家上网课,实现“停课不停教”;掌门教育的服务覆盖到全国600多个省市县、超过3500万用户。
事实上,为应对疫情影响,今年“中国品牌日”活动首次选择在云上举办。上海专门设立的“云上展馆”不仅集聚了一批在线新经济的代表品牌,而且,这种办展模式本身也成为在线新经济的有益尝试。根据主办方介绍,除了利用虚拟现实、360°全景等技术和理念建立虚拟展馆之外,上海还将该展馆与抖音、天猫、微视、微博等打通,将展会展览与游戏、直播、论坛、购物等深度融合。目前加入云展馆的,不仅有新经济代表品牌,还包括童涵春堂、老庙黄金、上海表、飞跃鞋、大白兔奶糖等老字号、老品牌。它们将站在新起点上,面向全国展示“国货潮品”的魅力,并结合“五五购物节”,运用直播、秒杀等方式触达更多年轻群体。
“独特窗口”见证新作为
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品牌经济是观察一个城市视野与格局的独特窗口。近两年,上海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自身定位特点,制定落实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在重点领域推出40多个专项行动,使得“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成为驰名中外的城市名片。而今,上海继续发力“3+1”领域,这既可以用来观察品牌建设,更是城市发展取得新作为、迈上新台阶的证明。
目前,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已联合制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上海方案”。今年,“三大方案”将进入密集施工期。而在上个月,本市把握机遇、因势利导,出台了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四个“100+”领域,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发展新高地。
据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下一步,上海将紧紧围绕“四大功能”定位,瞄准建设“五个中心”目标,把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与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通过完善促进品牌建设的政策体系,强化高端领域的品牌增长动能,聚焦重点地区打造品牌新高地等举措,持续深化品牌建设工作,不断构筑上海品牌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