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消费的力量-LMLPHP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今天,当我们结束了“宅”的战斗状态,推开家门,享受阳光,接续往日的繁华,“消费”是必要的“装备”。为唤醒“消费休眠”,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居民消费,政府和商家都“操碎了不少心”。消费券、消费补贴、折扣券层出不穷;新晋“带货达人”、各种“云消费”令人眼花缭乱。

重启我们的生活,消费真会是那个“支点”吗?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几个数字:

57.8%。这是2019年消费对GDP贡献,消费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1万美元。这是2019年中国人均GDP迈上的新台阶。与此齐头并进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

2684亿元。这是2019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美国《福布斯》网站评价说,“双十一”的火爆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有动力而且可持续。

1.35万亿元。这是2019年上海“社零”总额。上海已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10万亿元。这是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0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数据是最好的注解,其中浓缩着中国商业的颠覆式变革,蕴藏着消费升级的巨大能量,预示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数据还显得抽象的话,那么留意我们身边的微观感受,生活中多的是“消费”的亮点:开市客在上海开业首日客流“爆棚”凸显消费者的“抢购热情”,“剁手党”的勤奋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网购奇迹,拼多多、叮咚买菜打造消费新增长点,云商城、云商街、云商圈让心动化为现实消费,扑面而来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见证消费升级……

然而,一场疫情改变许多人的消费习惯,削减消费信心。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8.07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同比多增4012亿元。相当于一季度每天增加700亿元存款。有人戏称,“报复性消费”没有出现,“报复性存钱” 倒是出现了。

对此,不禁使人忧心忡忡地想到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节约悖论”。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意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储蓄,阻碍经济发展、就业增加。

当下,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消费无疑是场“重头戏”。消费有个作用被称为“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此次疫情,线下消费萎靡的同时,在线生鲜、在线教育等在线新经济行业就迎来了发展窗口期。于每个人而言,消费虽然是个人行为,但绝非与社会无关。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关系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

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把人气聚起来,把商气汇起来,把消费提振起来,“五五购物节”,这个上海首创的全新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消费旺不旺?“五一”连着购物节,看看花多少钱就知道了。做好攻略,“该出手时就出手”!

历史的经验证明,消费是经济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消费的力量!

05-10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