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营商环境内循环经济专题考察调研活动在西安举行-LMLPHP

由《小康》杂志社主办、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20营商环境内循环经济专题考察调研活动近日在西安举行。

今年以来,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举措”,在强抓落实的“号角”下,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响应能力、落地执行力、创新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康》杂志社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经济专家、营商环境研究学者和企业高管在西安开展营商环境内循环经济专题调研活动,分析和梳理难点问题。

在陕西宾馆举行的营商环境内循环经济座谈会上,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求是杂志社原秘书长盛天启,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周为民,国家审计署原金融审计二局副局长连启华,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员方言,《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厅级研究员任荣社,西安市鄠邑区原政协主席、西安市沣京工业园区原主任徐化民,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王平,原环保部《环境经济》杂志主编艾铁鹰,西安国维淀粉有限公司董事长石玉宝等先后发言。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改善。改善营商环境要诚心诚意、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而发展内循环则要发现新的消费热点和亮点,把内循环的“蛋糕”做大,扩大内需。

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就构建国内大循环,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而市场环境的好坏与政治环境的宽松和谐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发展“亲清”政商关系;二是企业家要创新品牌,发扬工匠精神,要有诚信;三要有核心技术、新技术;四是调节收入分配,有了合理的分配才能更好扩大内需,提高购买力;五是发展民营企业、小企业,要相信民营企业。

“营商环境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改革的问题,即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周为民认为,营商环境包括几方面的环境,一是法治环境,其核心是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的财产权。与法治环境相关的是政商关系的问题,健康的政商环境就是要依法办事。二是政策环境。其要领是政府怎么对待企业、企业家,并强调要助力企业把全部精力用在生产、经营、创新、发展上,降低其他方面的交易成本。要更多支持中小微企业,支持民营企业,民富国强。

国家审计署原金融审计二局副局长连启华指出,改善营商环境、推进经济大循环是重要的战略举措。关于经济循环,他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2020营商环境内循环经济专题考察调研活动在西安举行-LMLPHP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员方言指出,随着国际秩序的改变和今年疫情带来的科技革命,会加快带来新的工业革命,因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要在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下大力气。她认为,创造营商环境,首先要把握好对外开放和国家安全的平衡;其次,要考虑政策的连贯性;第三,企业家也要有契约精神,加强诚信。

关于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北达规划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王平指出,政府需要有一套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基础系统,解决精准决策辅助问题。此外,政策自动兑现系统也很重要,用系统自动兑现政府的相应优惠政策。

与会专家学者还赴西安国维淀粉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

文: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宏

09-21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