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落户闵行!家门口的医院,越来越好了-LMLPHP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锦旗,赠予者是一名75岁的退役军人张老伯。

原来,张老伯受腰腿痛折磨数年,此次通过“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颈肩腰腿痛”多学科诊疗门诊,完成了脊柱内镜微创术,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这也是该门诊首个完成双向闭环诊疗的病例。

今天,记者随市卫健委一行来到闵中心。

今年7月,闵中心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正式揭牌。看着家门口的医院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周边居民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而这只是闵行区医疗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更好满足辖区内250万居民的基本就诊需求,闵行区持续引进市级医疗资源,目前已初步构建四大区域医疗中心的布局,分别为:南部仁济医院浦江院区、西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北部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和中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医联体建设重心,由“体量”转“质量”

让区域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闵中心始终在探索与思考的。

因为不愿接受腰椎开放式手术,张老伯腰腿痛已有多年,生活质量逐步下降。日前,他得知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颈肩腰腿痛”多学科诊疗门诊,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亲自坐诊后,便第一时间联系了全科医生。

通过双向转诊机制,张老伯在闵中心接受了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余勇团队为其完成了脊柱内镜微创术;随后又回到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联体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如今,已经回到家的张老伯,仍每天坚持在社区做康复治疗。

据闵行区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任宁介绍,目前闵中心以“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妇产科医联体、儿科医联体为平台,聘请市级医院专家任职,开展多种形式合作。

在医联体不断建设过程中,闵中心的建设重心也由“体量”逐渐转向“质量”。为满足患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就诊需求,2018年1月起,闵中心增设了多学科联合门诊,先后开设肺小结节联合门诊、联合药学门诊、产科大畸形筛查、中风120和脊柱联合门诊等。

与此同时,闵中心也正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持中心。

截至今年8月,在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开设13个专业27个专科教学门诊。

一批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落户闵行!家门口的医院,越来越好了-LMLPHP

一批三甲医院落户,居民就诊更方便

同时,闵行还有22家区属医疗机构,包括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室、邻里中心家庭医生工作站等在内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共295个。

“医疗站点如同‘毛细血管’,为居民就诊增加了便利性。”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杭文权介绍,现已组建中山-闵行、华山-闵行等医联体8个、社会办医医联体4个和专科联盟4个。此外,闵行区老年护理院即将建成,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闵行分院也分别在建,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高端社会办医也陆续入驻。

排队等候时间减少,诊疗质量服务双升级

随着患者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关注医疗质量的同时,患者也对医院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闵行是上海市医疗付费“一件事”首批6个试点区之一,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属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凭证脱卡挂号、支付全覆盖,截至目前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挂号3000余次、支付近4000次,支付总金额50余万元。闵中心也是上海市首家实现住院和门诊异地医保结算的医疗机构。

此外,闵中心通过打造“闵行捷医”平台(App),提供线上、线下平台于一体的智能化服务,平台挂号缴费结算的患者日均约6000余人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40分钟。目前,闵中心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已挂牌“互联网医院”,未来更多居民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带来的便捷实惠。

09-21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