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中汲取力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LMLPHP

“我非常敬佩李阿姨。”在六师附小四年级学生费天扬眼里,他身边的李冬梅护士长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非典时期参加突击队;汶川大地震时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大年夜当天赶赴湖北,成为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的“最美逆行者”。

从自己的亲人、朋友中间寻找共产党员,了解他们的付出与奉献——这是六师附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与身边党员交流对话后,不少学生都写下了这样的感悟:现在生活的环境是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的结果,我们应该向身边的共产党员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学史明志、知史励行。在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的号召下,全区中小学生积极投入线上线下“四史”学习,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红色力量。课堂学、基地学、社区学、活动学、云端学等一系列创新的教育形式,用鲜活丰富的学习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心中

作为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育人中学通过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心中。

今年暑假期间,育人中学组织220名优秀学生开展以“铁军精神耀童心,时代美德伴我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四个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分五路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四行仓库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陈云故居等多个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历史使命。

预备年级的学生代表来到位于杨浦区的上海国歌展示馆。在这里,同学们第一次以如此亲近又震撼的方式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响起,大家自动站齐,齐声高唱。在这里,同学们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洗礼:要发扬国歌蕴含精神,努力学习、共同奋斗,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责任与伟大使命。

在洋泾社区,六师二附小以“洋泾文化”为主线,开展红领巾暑期寻访活动,通过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拍一拍、写一写等,让少先队员了解洋泾历史,感受洋泾文化,树立洋泾少年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顺着洋泾河,队员们来到洋泾港原址,感受昔日车船繁忙的航运景象;在民生艺术码头,浦东滨江新地标透着满满的艺术时尚气息……两个半小时的寻访体验,增进了学生们爱党、爱国、爱浦东的情感。

以开发开放前辈们为榜样,勇担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不少学校的 “四史”学习教育都把这段催人奋进的开发历程植入其中,号召青年学生以前辈们的奋斗精神为榜样,努力学习、勇担使命,将来为建设浦东、建设上海、建设祖国作贡献。

在浦师附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带领学生们走进国网浦东供电公司,参观、学习“百年浦电、光耀浦东”专题展示。浦东供电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累累硕果:从最开始仅能点亮街道和居民家庭,到如今能坐看黄浦江东岸璀璨灯火,陆家嘴摩天高楼灯火通明、张江科学城熠熠生辉……一代代浦电人根植于这块热土,挥洒智慧和汗水,以创造和奉献践行初心使命,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百年电力传奇,用成就推进浦东的发展建设。

这是一堂生动的“四史”学习教育课,每位队员都认真倾听,用心感受。百年浦电的发展历程振奋人心,也给少先队员们带来了宝贵的收获与启发。四年级学生王凯昕留下了这样的感悟:“童世亨、童受民和黄炎培先生,带着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不畏艰难,创立了浦电公司,为当时的浦东人民带来光明。作为一名生在浦东、长在浦东的少年,我亲身经历着浦东、上海乃至全国的高速发展,更时刻感受着肩上的责任。”

二年级学生郁梓麟写道:“通过参观学习,我明白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不忘历史,刻苦学习,努力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航头学校与航头镇团委携手开展 “学‘四史’,明责任,创未来,同心向党,奋斗有我”系列活动。在一场主题团日专题课上,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一张张斑驳泛黄的老照片,无不诉说着浦东的今昔变迁。趣味互动、问答环节、彩笔绘未来……队员们通过活动,切身感受到浦东开发开放30年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航头学校党支部书记朱春蓉勉励少先队员们:“要深入学习‘四史’,以史为鉴,爱党爱国,继承浦东开发开放先行者的斗志,担负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重任。”

航头学校七年级学生唐泽航说:“我们青少年一代,要自觉担负起建设国家的使命,要传承浦东勇当标杆、敢为闯将的精神,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9-22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