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瑞钧剧场演出现代舞《冷感人》
在今年的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典礼上,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作为校友代表致词。她重提了当年班主任徐企平老师的“演员十诫”,引起演艺界和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和共鸣。
是的,连我这个门外汉,也记得曾在《》上看到过这篇“十诫”。赶忙翻阅徐老师的《戏剧导演攻略》一书,果然在第六章找到了它。这份徐老师为表演系学生准备的演讲提纲,被人发现,推荐给《》,发表于1989年2月15日,至今都逾三十年了。
几天前又在报上看到奚美娟的访谈录,题为《演员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对话中也提到“十诫”,“意在告诉学弟学妹,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到今天也没有过时。”“徐老师讲的都是演员成长中的专业问题……是恒定的专业规律。”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正如徐老师的爱人王昆老师所说,“十诫”是一份有关演员道德伦理学的完整篇章,是作者道德和艺术两方面理想、修养、信念高度融合的体现,也是艺术人格的体现。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高徒显名师。奚美娟对徐老师“十诫”的理解与把握,说明她不愧为徐老师这位名师的当之无愧的高徒。作为一个演员,她放下众多的艺术技巧不谈,努力引导众多学弟学妹把注意力先凝聚到“专业规律”这一焦点上,这既是对老师当年教诲的体会,也有自己数十年艺术实践的回顾与提升。三百六十行,之所以行行都能出状元,就因为每个行业、每项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常被人们挂在嘴上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它包含了对从业者待人接物方方面面的严格要求。“十诫”虽短,却告诫大家该做的不该做的、该想的不该想的,台上的与台下的,有关的和“无关的”。徐老师指出,“表演艺术是世上最大的一门边缘科学”,单这一点就够我们努力一辈子了。当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教诲“要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己”更是千万不能忘记的。这些都是高徒数十年后对名师的汇报,九泉之下的徐老师应该感到欣慰了。
徐老师还有一篇被人称为“教授百字寄语”的《偶寄》,文中有个更“骇人听闻”的论断:凡是“坏演员”“好演员”,都不是我教的,造就他们成为好演员或坏演员的那个人,却原来是他们自己。怎么?想把育人的责任推个一干二净吗?当然不!这是在夸张地强调,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还是在于自身。同一位老师教的众多学生,多年后成绩就完全不同。那么,教师呢?干什么去了?徐老师接着说:“被称‘氛围’的那样一种东西帮了他们的大忙。我想——我应该继续制造‘氛围’才是。”我体会,“氛围”也就是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成才创造、提供适当的环境,让他们有合适的土壤、阳光和水分,正是为师者的责任,不是只靠耳提面命就能奏效的。徐老师是位名副其实的名师,不仅上课,而且从事艺术实践,亲自导演了四十多台戏。其中,藏族班学生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出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都不仅轰动了国内剧坛,还产生了国际反响,他也从而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导演奖奖项——金狮奖。这就是“氛围”,这就是“环境”,名师的言传身教体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上,问题在于你是否意识到,是否能从中受到教益,有所收获。
也有人说:名师未必出高徒,高徒未必显名师。这话也不错,从另一侧面引导人们思考师生关系。首先应指出,师不喜授徒,徒不喜求师,不在此议论范围之内。而有些老师,业务不错,也教出过一些高材生,但学生普遍反映收益不大,是何原因呢?看来是为师抓不住道德,不能把学生往正确的待人接物上引导,所获就有限了。倘若再心怀一些杂念,把为师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当然就更难培养出优秀人才,甚至连“名师”都名不符实了。至于说到学生那一面,求教目的不明,或得过且过无大志,或只求一技之长能糊口,即使遇到名师也难长进。倘若仅以名师当招牌,视为标榜自己的资本,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看来,名师和高徒,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无论名师还是高徒,事业心和责任感还是第一位的。为了人才的培养,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复兴,希望能有更多徐企平这样的名师,能培养出更多奚美娟这样的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