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在常住人口已超2400万人的上海,迎面碰到的3个人里,就有至少1人是老年人。与人口结构变化相伴而来的,正是服务需求的更新。

在过去,老年人作为一个群体曾被“一刀切”式地对待。迈过60岁这道坎,人们的面目仿佛就变得相似起来——只围着“医疗服务”这个核心需求不停转。这些年来,养老服务行业开启了一场理念变革。从“养老”到“享老”,更多业者开始思考活力老人、失能失智老人这些细分老年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从“养老”到“享老”,一字之差折射理念变革-LMLPHP

最近,上海的养老行业又迎来了一位新入局者——一家名为“联实”的外资集团。与此前闯荡中国市场的外资养老服务机构不同的是,联实没有寻找“本土合伙人”,而是选择了自己单打独斗。从拿地到建房,再到运营,统统自己一人承揽。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环节都可以用全球统一的标准把关。与地产项目不同的是,养老社区在建设环节就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从选材到装修,都要符合“适老化”原则。单独行动的联实确保了自己在每一个环节都充分拥有“话语权”。

从“养老”到“享老”,一字之差折射理念变革-LMLPHP

不过,这一方案也存有风险。万一这套在海外可行的养老方案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该怎么办?联实集团中国区总裁丁晖说,“我们有信心满足老人们在养老领域未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如何理解“未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这意味着,老人们提出来的需求你通通要满足。甚至于,那些深藏于他们心底,仍未被完全发掘的深层次需求,运营者也要能够提前一步设想到。

从“养老”到“享老”,一字之差折射理念变革-LMLPHP

在一些中高端养老院、养老社区里,单间、两人间、家庭间的概念已并不新鲜。然而,光是空间的分隔还远远不够。记者在联实集团正在建设中的养老社区“逸浦荟”里看到了一种更新的住宿体验。在登记环节,入住老人们可以选择单人床或是双人床。“有些老人有起夜的习惯,如果睡在一张床上可能会互相打扰,所以我们通过组合床的方式让他们自由选择。”丁晖说,通过组合床的方式,既保留了老人们以家庭为单元的入住初衷,也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种种适老化细节还在一轮又一轮的调研、问卷中不断完善。在一次调研环节,有一位老人反映,自己经常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到了这里却发现“一个能放下行李箱的柜子都没有”。于是,运营方开始急急忙忙改方案、改设计。

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社区方案。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的“逸浦荟”总经理Marc Donnelly认为,“我们可能在引领潮流”。在迈入养老行业之前,Marc Donnelly的简历十分光鲜,清一色的都是五星级酒店。跨界养老服务,于他而言是一次意外。但在澳大利亚经营养老社区多年,他已与社区里的老人们建立起了一种“类亲属关系”。直至现在,当Marc Donnelly来到中国市场开拓新的事业,他依旧能收到老人们发来的邮件问候。在他看来,养老社区还可以有更多样化的“打开方式”,他希望能将澳大利亚老人们的活力养老方式带入中国、带给上海。

09-24 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