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并非遥不可及,一场线上“秋拍”为何引20余万人竞拍-LMLPHP

清代康熙五彩龙纹碗

文物艺术品线上拍卖其实已发展多年,今年,疫情大大加速了行业线上化进程。伦敦Art Tactic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球拍卖回顾》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球艺术拍卖总额减半(从50.7亿美元跌至29亿美元,同比下降49%。佳士得、苏富比和富艺斯三大拍卖行分别下跌60%、37.6%、46.7%),而网上销售额却增长了5倍。

文物艺术品线上拍卖将何去何从?9月15日起25日,东方生活美物电商平台——“东家”举行了一场秋季大型线上拍卖会。在10天300多个直播专场中,数以万计的精彩拍品,共吸引了百万人次围观,20余万人参与竞拍,总成交额53898347元,同比增长73%。

本次秋拍以“轻藏于家,玩古有道——人人都是收藏家”为主题。拍品不乏源自国际一线拍卖公司的优质藏品,更有大师级匠人的高货、重器。在秋拍成交的两件百万级拍品中,有一件就是以105万元落槌的匠人作品。

收藏并非遥不可及,一场线上“秋拍”为何引20余万人竞拍-LMLPHP

“在大多数人眼里,拍卖收藏可能还是一个颇为遥远的行业,因为艺术品始终被认为是高端消费,而竞拍它们更是‘有钱人群的小众爱好’。”但东家创始人、董事长朱见山认为,收藏是人之天性。从人类早期的兽类牙齿装饰品,到文人雅士的金石书画,再至近现代邮票、钱币、古玩等收藏热潮,无不如是。

伴随着“国潮”席卷而来,蕴含着华夏基因和文化精神的首饰、文玩、服饰、家具、艺术品……正逐渐回归人们的生活审美。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打开更广阔的传播面和认知度,借助新经济的浪潮,能使传统文化获得更大的传播空间和衍生价值。如今,这些新时期匠人的手工艺作品、艺术品成为网络拍卖新的宠儿,普通玩家也能拍到自己心仪之物。

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人皆可成为收藏家”。在五年的发展中,平台已构建了13个核心产业带和8大产业类目,连接汇聚了数万名颇具代表性的匠人、品牌和设计师,其中,传统非遗手艺人接近20%。

收藏并非遥不可及,一场线上“秋拍”为何引20余万人竞拍-LMLPHP

国际机构希斯科斯“2019年线上艺术市场报告”指出,年轻藏家是网购的活跃力量。85后、90后正成为线上艺术品消费的主力。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部主管寺濑由纪在采访中说,“年轻藏家正在崛起,他们在线上拍卖中尤为活跃,他们惯于数字工具交流沟通,收藏品味较多元化。”

据悉,在本次东家秋拍中,年轻藏家表现亮眼。年轻藏家同比增长30%至40%。他们对瓷器、艺术品情有独钟,而中年藏家则偏好茶器、茶叶、玉雕、文化艺术品。此外,传统文物艺术品拍卖,男性藏家比例占绝对优势,但随着线上拍卖的兴起,女性藏家也开始崛起。女性藏家原本占比较低,此次东家秋拍女性藏家数量翻番,品类以首饰类为主。

文物艺术品拍卖从线下转入线上,也面临着诸多痛点,包括审核不严、品控不力、售后薄弱等。部分线上交易平台乱象频出,存在赝品多、低端化和体验差等问题,主要由于入驻门槛较低,且拍品品控不到位,直到产生售后问题才对商家进行事后处罚。

由于文物艺术品的非标品属性,拍品的真伪和品质问题,是影响线上拍卖的核心问题。对此,线上平台应承担起审核与监管责任,建立完善的鉴定、审核机制和专业队伍。

收藏并非遥不可及,一场线上“秋拍”为何引20余万人竞拍-LMLPHP

90后藏家周佺的金器收藏

“真品是底线。涉嫌虚假及夸大宣传、误导用户的,不能上拍,如升值空间巨大等。所有提及的奖项、头衔,均需提供官方权威证书。品相欠佳的也不得上拍。”豫园股份总裁助理兼CGO、东家总裁孟文博介绍,东家对所有上拍的拍品一律进行事前审核,历史审核上拍拍品数过百万件(已有60万件拍品经审核拍出),平均通过率不足10%,确保拍品品质。据统计,东家拍卖的客诉率与退款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东家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极为严苛。以古董拍品为例,入驻拍卖行都颇具行业口碑,在拍品真伪和品质上都有保证,所有古董拍品都经过文物部门的专项审核。东家的文物拍卖许可证已于9月初获得,成为为数不多的具备文物交易资质的线上拍卖平台。而目前大部分线上拍卖平台并不具备文物拍卖资质,相当于无证经营,在法律边缘试探,藏家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东家实行24小时无理由退货,还有全网超低的艺术品佣金,平台仅收取5%佣金。

疫情给许多行业带来了变革,文物艺术品市场格局也已悄然改变,也培育了藏家新的消费习惯。线上拍卖从便捷度、灵活性、时效性和触达范围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也揭开了行业的神秘面纱——普通人收藏文物艺术品也不再是奢望。而随着5G、VR/AR、AI等技术的应用,未来线上拍卖场景和体验将进一步完善,未来或许会形成全新的拍卖模式。

照片由东家提供

09-25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