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在这里,青年艺术家们呈现艺术与生活的“共振”-LMLPHP

当今,艺术创作不再仅仅是个人化的艺术表达,更饱含着对社会的热烈关切。5月10日在沪揭幕的“共振——第七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上,从全国各地800多位艺术家的投稿作品中遴选出的19位艺术家创作的影像、装置、绘画、雕塑作品,呈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对当下的深度思考。

据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介绍,此次展览借用“共振”这一物理学概念,表述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振动”源,这些“振动源”引发着各种各样的振动关系,并以艺术的形式丰富多样地呈现在艺术家的思考和创作当中,继而引起观者的共鸣,带来群体的思考,甚至又进一步的引发在社会、文化、历史维度更大的振动幅度,带来更多的共振效应。

笔者在现场看到,在艺术作品中呈现的这些振动,其振动源或自于艺术家生活的特定社会现实、文化背景,或来自自然界的普遍启示,或是某个具体的社会事件,甚至是跨学科的交叉等。

以青年艺术家马东利创作的互动装置作品——《以貌取人》系列为例和“娃娃机”为例,这组作品刻意抹去个人特征,只留一个社会给予的职业身份,“娃娃机”里的“娃娃”是《以貌取人》系列中形象的玩偶化。小朋友和家长们可以学着像艺术家一样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思考身份、职业的意义,参与一个严肃的话题,在游戏世界尝试平等看待每一个职业,并让孩子在模拟游戏中探索自己的职业梦想。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在这里,青年艺术家们呈现艺术与生活的“共振”-LMLPHP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在这里,青年艺术家们呈现艺术与生活的“共振”-LMLPHP

抛开工作,你会干点什么?当快节奏的生活,按部就班的上下班打卡成为常态,抑或你正被柴米油盐醋的日子完全包围,那些曾经的梦想是否还停留在不为人知的某处?青年艺术家刘冠南策划的艺术项目《我们参与了对自己的剥削,我们剥削了对一切的参与》,以艺术的名义雇佣人们1分钟,邀大家重返梦想。该作品寻找了自由职业者、互联网总监、货运司机、录音师、公司老板、酒吧招待等十个不同职业的人,以微小的固定的报酬换取其等价工作时间,让其在这段时间内做任何想做的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并用视频记录。刘冠南希望以此项目来“雇佣”人们回到生命和生活本身,而不是沉溺在各种固化的价值观下日常劳作的模式迷失自我。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在这里,青年艺术家们呈现艺术与生活的“共振”-LMLPHP

陈琦的《艺术介入治疗—植物人脑电波计划》,更是一件以艺术疗愈为目标的功能性艺术设计作品。该作品获得中国科学院和陆军总院神经外科的支持,结合新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脑机交互、医学等,利用可穿戴脑电波设备,将病人的实时脑电波进行可视化,以此帮助处于微意识情况下的植物人进行视觉康复刺激,并帮助家人在亲情交流的情况下了解植物人的脑部活动。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在这里,青年艺术家们呈现艺术与生活的“共振”-LMLPHP

业内人士指出,当艺术家将自己接收到的振动转换成艺术作品时,正是以艺术追求真理和超越的敏锐感知在穿透当下,指向未来,他们以艺术的方式将对历史、文化、时代氛围、现实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进行了复杂的转换和表达,而这些作品又进一步的与文化、历史、现实形成了一连串更大、更复杂的共振关系,甚至成为社会的思潮和历史的症候,正是这些在每一个时代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也不断的塑造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在疫情影响全球的当下,‘共振’这个概念有了别样的意义,我们发现真的没有人能逃离这个世界。这个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共振’,不止是对艺术,也是对所有人都发出了挑战。” 视觉人类学博士、本届展览的评委陈晓阳如是说。

本次展览将展出至9月13日,参观前须预约,每天限流300人次。

图片: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05-10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