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氢能战略迈入快速发展机遇期的大背景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产业园成立一周年活动今天在临港新片区举行,活动揭晓了由上海氢晨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燃料电池电堆——H2150F和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产线,并完成了临港新片区首座油氢合建站的奠基仪式,进一步深化了氢能产业链布局各环节战略协同效应。
氢晨发布150kW电堆,首条自动产线启动
作为临港新片区氢产业园的核心技术支持,上海交大孕育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上海氢晨也在活动当天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新产品——H2150F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这是在以商用车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当前阶段,针对18吨以上中型及重型卡车等应用场景进行开发的车规级量产型燃料电池电堆。其峰值功率达到150kW的行业领先水平。
在新品发布仪式上,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培云详细介绍了H2150F的三大优势:高性能、高一致性、高集成度。目前该电堆已完成了5000小时以上的NEDC工况实测,并100%完成了OTS的实验验证和整车厂PPAP认证,此款产品的开发过程严格遵守车规级产品设计标准和开发流程。
活动当天,氢晨首条自动产线正式启动,燃料电池全自动化电堆装配系统、100kW以上大功率电堆测试系统和零部件自动化检测系统等核心设备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国内首条燃料电池电堆智能制造生产线建成,也标志着H2150F电堆进入到SOP量产阶段。
上交临港启动产学研基金,形成氢能创新合力
上海交大-临港集团“通临智创”产学研基金正式启动,旨在共同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增加科研投入,促成成果转化,为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开发提供更多自由可控的核心技术。
随后,申能集团和通临智创基金共同签署了入股上海氢晨投资协议。申能集团董事长黄迪南在讲话中提到,申能与氢晨的合作将是传统能源企业与氢能高科技企业合作共赢的标杆,申能将全心全力支持氢晨科技在燃料电池领域继续开拓创新,并与申能自身氢能产业发展产生良性互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助力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高地及综合示范区。
据悉,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发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技术型公司,至今已成功开发3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未来3-5年,公司致力于推动小功率电堆在无人机及叉车上的规模应用、大功率电堆在商用车上的批量应用,成为上海市燃料电池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为我国燃料电池产业进步提供技术支撑。
中石油等加入临港“朋友圈”,氢能产业链日趋完整
氢能产业园时值成立一周年之际,迎来了中国石油、中国中车等“新朋友”。其中,由中油股份、申能集团、临港城投共同投资的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临港新片区首座加氢站——平霄路油氢合建站的奠基仪式,这标志着氢产业园基础设备建设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建军在致辞中强调,平霄路油氢合建站项目必将成为临港绿色交通出行的名片,将引领临港氢能供应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集聚发展,助推临港氢城计划。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雪枫透露,“平霄路油氢合建站”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面向社会车辆提供服务。其加氢设备前期将会为临港T6线公交车及临港氢燃料物流车提供加氢服务。
随着中国石油等央企巨头的加入,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的氢能产业布局已经初见雏形。截至发稿日,中石油、上海交大、临港集团、申能集团、临港城投、中车交通等已经在临港新片区注册了一批围绕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氢能企业,囊括了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等各个环节。其中,申能集团提供了氢气的生产、运输和存储,为氢能利用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中车和临港交通在临港范围内提供广泛的应用场景;氢晨代表氢能利用的前沿技术与核心产品。这些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氢能的全产业链合作,是打通上下游,形成国内国际良性循环的合作示范效应,让氢能产业集群真实落地的典范。体现了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氢能行业中的示范推广作用,为以后上海市申报氢能利用示范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加快氢能战略布局 全产业链迎来机遇期
据悉,上海早在“十五”期间就开始参与燃料电池汽车和关键设备的研发,2017年上海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2019年5月发布《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2020年5月出台《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20年7月24日,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临港新片区挂牌,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以氢能源为主要产业定位的示范区。
临港新片区氢产业园成立一年,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晓华透露,在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方面,和技术市场化方面,氢产业园内的上下游公司正火力全开,向着上市的目标冲刺。
临港新片区既是海港、空港,又是自由港,在地理位置和政策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上海交大、临港集团、申能集团、中国石油的强强联合,新片区的氢能产业“起步就是冲刺”,迅速突破了一批原创技术、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正在成为全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制造与运营高地。
吴晓华副主任还表示,智能新能源汽车是临港新片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培育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尤其是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新兴产业,更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着力布局的产业方向。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介绍,上海未来将将聚焦培育“一环”“六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沿“外环”一个环形区域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重点建设嘉定、临港新片区、青浦、金山、浦东、宝山六个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地带。到2023年,上海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规划加氢站接近100座并建成运行30座,形成产值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突破10000辆,产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