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大半年很不容易,疫情考验着每一个人。在疫情期间,让人体会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有机会去思考一些日常但却深刻的问题。
想必各位都有这样的经历:进出社区、单位会被保安询问,去机场、车站会被机器询问,问“你是谁 ? 从哪里来 ? 到哪里去?”扫码、微信验证、人工登记等等,各种形式都在反复地确认你的身份、目的和轨迹。这三个问题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每个人。因为总被问道,索性也就认真思考一番。
今天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对于上海美院的认识、定位以及发展。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从上海美专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再到上海美术学院,这一路的发展筚路蓝缕、历经颠沛,她的变迁更易起起伏伏,超乎常人的想象,学校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非常坚实。
四年前,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挂牌,标志着学院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试点学院的综合改革给美院发展带来很多政策上的优势。比如: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协同合作机制,文教结合的专项机制、相对独立的人事管理制度、招生制度、教学体系,美术馆和新校区的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机遇把学院推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上海大学“追卓越,创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中,美术学院作为综合改革的排头兵,以改革为内涵式发展的内驱力,迫切需要在学院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等方面有革新和突破。
上海美院一方面依托上海大学的综合优势,另一方面身处学院独立发展的深化改革之中,加之城市区位带来的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需要以前瞻的眼光去谋划学院的未来,要充分凸显其历史文脉和学院特质;更需要审时度势,在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
第二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
在对上海大学、上海美院历史的思考中,我找到了三个关键词。这三个词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给了我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位参考,很好地回答了我对于文化寻根的追问。
第一个词是“自强不息”。
从清华大学到上海大学,我第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两所学校的校训都带有“自强”。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上海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校训所承载的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是学校人文精神、办学传统、教育理念的高度凝练,它直观地传递出学校的精神内核。全国有三百所高校,以“自强不息”作为校训的只有四五所而已,且都是建于 20世纪初的百年名校。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前辈们以此作为期许,希望学子们发奋图强,传承文化血脉。
“自强不息”说的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要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自强不息所蕴含的精神是一种内驱力,它要求我们要追求卓越,要目标高远。
人们常说中国八大美院或十大美院各有特色。上海美院同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底蕴传承,但是作为一所“年轻”的新晋美院,我们的特色应当如何体现?是复制别人的经验,还是要走出自己的特点,这需要去动脑筋思考。我们一方面要对标中央美院、中国美院这些“老牌”的艺术院校,但同时,我们不应满足于此,应当志向更加远大,要立足上海,放眼全球,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建一所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自强不息,决定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眼界、格局和气魄,它不仅仅是一种内省、督促和要求,更是一种立心、立命的精神灯塔。
第二个词是“上海”。
我出生在温州的海边,对海有着特殊的情感,那是渔家生活的来源。渔民对它有着无限的憧憬,虽有许多的不测,但海的辽阔与深邃,造就了漁民宽博的胸怀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性格。作为渔村的传席与发展——上海、上海人,以及来到这里拼搏的人们,都具有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上海最初也只是一个临海的渔村,开埠之后在不到 40 年的时间,迅速成为了东方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商贾云集、文化交融,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祥地。孕育其中的无论是海上画派、海派绘画、海派戏曲、海派文化都是上海精神的重要注脚。这些艺术的共同特质,就是源自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宽泛的视野与包容力。
在过去的一百年,城市化、全球化与技术变革,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形态,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大,比如京派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等等,无不气质鲜明,形成一方独特的地域气质。
今天的上海是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她所孕育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以其开放、创新、融合的文化因子,让它在国际城市格局中成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国家对上海建设“五大中心”、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大力支持,和要求上海成为“一带一路”桥头堡,以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部署,这些因素促使了上海在中国的城市发展中的一枝独秀。
可以说,上海这座城市是独一无二的,它有传统、有特点、有实力、有潜力。因此,办一所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是完成国家对美育工作和美术教育的战略要求,是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上海在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布局,更是重振“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文化形象,在中国“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使命任务。
而这些,也正是上海美院发展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环境、背景和语境。
第三个词是“海派”。
海派文化是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是上海的文化底色、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海派是个大的文化范畴,包括了美术、戏曲、文学、生活方式等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海派美术。一百年前,中国万马齐喑,上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格局,作为中西文化翻译的中转站,成为了西学东渐的前沿阵地。产生于彼时的海派艺术有极大的影响力。海上画派的崛起开创了20世纪中国画的新格局,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等前辈们的实践让传统绘画转向了世俗和大众化。随着油画、水彩、漫画、连环画、新兴木刻等艺术的发端成长 , “海派美术”的概念突破画种限制,成长为一种以地域概念为主的崭新文化现象。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美术界人才辈出,无论是传统美术的推陈出新,还是外来艺术语言的民族化、本土化,都在继承海派文化开放心态和进取精神的同时,将社会生活、时代风貌与个人感情熔于一炉,创造出具有人文关怀和丰厚艺术内涵的新的美术风格。可以说,海派美术始终与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流相随相携,它是中国美术史中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
海派之于今天,之于上海美院,是我们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养分。拥有自己的传统,是一个城市,一个族群,一个行业得以延续生长的根。在不同文化碰撞过程中,从传统出发,以周遭文化和生存经验作为回应,是我们面对竞争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第三个问题:我们要去哪里?
厘清了历史与现状,一条清晰的路径就摆在面前。
今天我们提出“新海派”,无论是从海派美术的历史沿革,还是就今天海派艺术整体的创作实力而言,新的海派艺术应该有更大作为,应当散发出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影响力。
美术学院肩负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重任,对上海美院而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擎起“新海派”的旗帜,以“深美中国”为使命,以“创造性继承申学传统,创新性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提升上海人文”为目标,建成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美术学院,成为中国美术教育的排头兵。
具体而言,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理解上海美院所倡导的“新海派”的内涵:
第一,新老海派各有侧重。海派所指是面向传统,兼容并蓄,实现传统美术向现代美术的转型,形成国家新兴艺术策源地的影响力;以中国现代美术话语体系的初创,引领近现代学院艺术、大众文化、国际交流,形成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策源地。
新海派则是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实现现代美术向当代美术的转型,形成国际当代艺术策源地的影响力。以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的重构,引领当代时代风尚、艺术精神和文化样式,形成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新坐标。
第二,新旧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发展原动力的不同。传统海派是受西方与传统两条线在此撞击交融所形成的,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内向型文化;而新海派的原动力来自传统,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外向型的新文化;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是让中国认识世界,今天的海派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新海派所蕴含的复兴精神是其核心所在,是一种根植于上海社会环境中与时俱进的文化系统。
第三,从海派到新海派,其价值在于从文化符号层面传承文化脉络。从传统到现代,中间面临一种现代转化,这种转化是对过去优秀传统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此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的文化系统。转化的目的是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学习,通过对传统的追溯,借助传统的力量,建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走出一条符合上海美院自身发展的道路。
因此,上海美院所倡导的“新海派”,要立足江南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文化基因,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说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新海派”既要传承海派文脉,又要放眼全球视野,运用国际语言,打造世界影响,还要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正风行、勇往直前的精神,将上海学派、上海设计等学科特色,聚焦在“新海派”的建设轴线上,擦亮发展的特色。
结语:
涓滴成海,汇成海派文化深水静流;历久弥新,彰显“新海派”中正风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一个学院有一个学院的文化。上海美院的发展不是对其它美院的翻版复刻,也不是按照其它学校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植于上海文化的土壤之上,真正反映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流队伍、一流学科、一流基地、一流文化,不断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要相信,我们今天的努力创造,就是给未来积累遗产。
1991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6 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2000 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分部主任、教授
2008 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2015 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导
2020 年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博导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
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金奖、刘开渠雕塑艺术基金奖,第二届体育美展金奖、西湖美术节金奖、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展银奖、全国城雕优秀作品优秀奖、北京双年展青年艺术家奖、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特殊荣誉奖、公共艺术户外雕塑学术奖、德国北方艺术大奖等国内外奖项等奖项。
代表作品:
《鉴湖三杰》
《梁山好汉系列 - 提辖鲁智深》
《圣火接力》
《骠骑将军霍去病》
《大觉者》- 南丹麦大学
《恩格斯》- 德国乌波塔尔
《战友》- 中共中央党校
《莲》系列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实体会标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