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走过八年的原瑞金医院北院,与一街之隔的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共同成为全新的瑞金医院北部院区。
昨天上午,在倒计时中,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题写的“瑞金医院”四个大字上的红布被掀开,高高矗立于门诊大楼顶部,标志着有113年建院历史的瑞金医院迎来崭新一页。
瑞金医院北院整建制并入瑞金医院,拉开了本市优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供给、加强郊区市级医院院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序幕。这一本市医改重点项目,也将进一步放大市级医院优质资源辐射效应,为本市及长三角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前,全国新医改正步入深水区,上海这项深化医改举措对本市医疗系统意味着什么?又能为老百姓带来哪些实际益处?
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辐射,“瑞金北院”并非孤例
解决郊区老百姓看病难,原瑞金医院北院的出现,对于嘉定的老百姓而言,是一道光——八年前,它的问世,结束了嘉定区内没有三级医院的历史。2009年12月开工奠基,2012年12月投入使用,短短三年,一座占地面积210亩、第一期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拥有先进医学设备的崭新医院拔地而起,这就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委托建设的瑞金医院北院。
“瑞金北院”不是孤例。在郊区建设三级医院,是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实现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布局优化,加快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辐射。
本着“使每个郊区县都能实现拥有一所三级综合医院”的目标,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多方支持下,落户宝山顾村的华山医院北院、落户闵行浦江镇的仁济医院南院、扎根浦东临港地区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等相继在2012年建成投用,构成了郊区新建三级医院群。
与母体医院同质化运行,打造“最强底气”
不仅要能看病,还要看好病。过去八年,郊区新建三级医院纷纷背靠母体医院,进入快速发展期。原瑞金医院北院,正是其中代表。
嘉定工厂多、工程建设多、国际赛事多,八年来,瑞金医院北院发挥出三级综合医院在危重病例抢救方面的重要作用,开院以来已成功救治危重病例千余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母体医院“王牌学科”,在北院实现了“移栽”。普外、血液、内分泌等老牌重点学科在嘉定快速延展,一批有学术威望的总院学术带头人也来到瑞金医院北院。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言,与瑞金总院同质管理,是瑞金医院北院医疗水准的“最强底气”,初步实现了提升嘉定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初衷。
如今,“瑞金北院”成为历史,掀开了上海市郊区新建三级医院的新发展期。“整合式”“一体化”发展,成新的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告诉记者,根据市委市政府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统一部署,瑞金医院北院正式并入瑞金医院,“北院”两字成为历史,瑞金医院将对北部院区进行垂直化管理、一体化运营、同质化医疗。
更直白地说,瑞金医院将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拓展紧密型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合作,推动区域医疗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将北部院区建成当地百姓“家门口的瑞金医院”,进一步增强嘉定新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集聚辐射能力。
家门口迎来瑞金医院,开启深度融合发展
过去八年,到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患者有60%来自嘉定本地。好医院开到家门口,在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留在家门口的同时,如何满足更多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让更多百姓享受医改红利?瑞金医院此次领衔的一体化发展,也被业内视作下一步郊区三级医院管理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风向标。
“瑞金医院北院的建设是当时公立医院改革的实事工程,由市政府委托瑞金医院管理,承担支持郊区新建医疗中心的功能,切实起到了提升郊区医疗水平的作用。”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表示,为更好发挥郊区医院服务当地百姓的功能,“合并提质”成为共识,此举也将进一步放大百年瑞金“金招牌”的优质医疗服务、管理理念、科研技术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仪式上还举行了“连廊开工”典礼,这座“风雨走廊”将横跨双丁路,预计于2021年完工,会将目前的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门诊住院楼与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连为一体。物理空间上的“打通”,其实也包含着瑞金医院北部院区在尖端肿瘤治疗技术以及背靠综合医院多学科优势发展多瘤种综合治疗的深远布局。这在上海也将开启先河,为百姓谋求更多福祉。
事实上,自2012年上海建成投用4家郊区新建医院后,近年来,还有一批原本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三甲王牌医院纷纷落户或即将落户郊区。
当“多院区模式”成新一轮医院发展常态,当城市人口迁移外延带来的医疗资源辐射发力新势头,如何在“亮牌”同时提升内涵创新发展,在“增量”同时带来“增质”?可以说,此次瑞金医院率先走出的这一步,包裹着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理顺掣肘环节,继续探路前行,找到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着力点。
副市长宗明出席瑞金医院北院整建制并入瑞金医院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