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离病房,两层口罩戴起来,我们其实也缺氧。最简单的静脉输液都变得异常艰难,工作一会会儿,就开始出汗,护目镜起雾,雾气让我们失去了视野,双层手套失去手感,自己就用力哈点气,用汗水流下来的护目镜上的缝隙来看血管。我们蹲着,跪着,一个患者都要用十几分钟。”
今天下午,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在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如是说。戴口罩、输液、哈气、蹲着、跪着……这段话极具画面感,而这些画面又似曾相识——
3月4日,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仁济医院余跃天医生在病床前跪了10分钟,从患者胸腔中抽出500毫升气体,让患者的呼吸逐渐顺畅。这张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被誉为“最美跪姿”。
在抗疫一线,这个跪姿是万千医护人员的常态。他们不顾“膝下黄金”,放低身体的重心,托举起沉重的生命。这一幕幕久跪中,我们看到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在战场上高扬——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
小年夜起,上海的医护人员一批批奔赴湖北,驰援武汉。在临时搭建的急救空间,面临医疗物资紧缺的现实难题,他们毅然穿上制服,不分昼夜地抢救和护理每一位病患,真正践行着誓言上的每一个字。
1月27日,上海5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
不少中外职场剧中的医护人员总是身着熨烫平整的白衣,迈着潇洒的步伐走进整洁的病房或手术室,抑或是在无影灯下拿起闪烁着金光的手术刀,展示着华丽的技术,抑或是面带微笑地和病床上的患者拉家常。然而在特殊时期的武汉,没有平整的白大褂,没有洁净的病区,更没有欢声笑语,有的只是刚刚够用的防护服和护目镜、集中在一起的病患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恐惧和压抑。
置身其中,医护人员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在视线不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与未知的病毒作斗争。他们无法立刻脱下制服,只能任凭口罩在脸上勒出血痕。他们也无法展示华丽的技术,甚至需要不顾形象,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完成一些最常规的操作。
钟鸣医生身着防护服
真实镜头下的医护人员也许并不美。有些人穿着防护服,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有些人脱下防护服,脸上挂着汗水,写满疲惫。还有些人跪在病床前,躺在休息室。但正是这些人,我们将其称之为“最美”。正是这些姿势,我们抬头仰视。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反复千百遍的那句希波克拉底誓言;而在他们充满雾气的护目镜中,我们虽然看不到反射的金光,却看到了真正闪烁的人性光辉。
我们仰视他们,其实就是仰视这份人性光辉。他们将身体的重心降低,将医者的姿态放低,却将病患的生命托起,将精神的旗帜升起。在这面旗帜下,生命得到护佑,誓言响彻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