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一部“传家宝”民族歌剧《江姐》,让《绣红旗》成为几代人薪火相传的红色记忆;

一部经典史诗《长征组歌》,让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精神口耳相传;

踏着前人的足迹,上海歌剧院在金秋国庆之际,不仅要再度唱响这些熟悉而激越人心的经典,更在近两年红色题材作品的潜心研发后,一口气捧出原创歌剧《田汉》首演和《晨钟》的修改提高版两大重磅作品。10月1、2两日,《田汉》将在国庆庆祝活动的最高潮,迎来首演。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上海歌剧院将带着《江姐》《晨钟》《田汉》《长征组歌》这些作品,特别展开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等地的巡演。延续新安旅行团“小好汉”的革命基因,将经典与新时代的红色旋律播撒至大江南北。

传承红色基因,以原创精品国庆献礼

从常演不衰的民族歌剧《江姐》,到令人激情澎湃、热血贲张的《长征组歌》,这些经典的红色题材作品是上海歌剧院代代相承的“传家宝”。也正是一代又一代歌剧人在经典的滋养下,不断适应时代审美,秉承优良传统,打造出一批优秀的原创作品。

作为新演出季的开幕大戏,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和青年指挥家张诚杰共同执棒的原创歌剧《田汉》,将于10月1-2日献演。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而这一天,距离《田汉》选题确立之时,已经过去四年时间。尽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海歌剧院围绕《义勇军进行曲》的主创艺术家进行创作——早在多年前,一部讲述聂耳短暂而激昂一生的音乐剧《国之当歌》就盛演多年。然而,越是熟悉的题材与故事,越要谨慎对待。在这四年间,集结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科技创新奖”、中国音协金钟奖的作曲家吴粤北,国家一级编剧、“文华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项殊荣获得者盛和煜,“新世纪杰出导演”中的唯一女性、多次荣获戏剧梅花奖、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的著名导演张曼君,《田汉》剧组开启征程。经历了选题调研、主创讨论、剧本/音乐创作多轮的修改,以及去年的内部试演。说漫长,对于一部原创作品确实战线的确很长,但对于一部致力于成为精品力作的重大题材作品,反复的修改提高甚至是推翻重来,或许才能经得起专业和市场的审视。

也正因如此,该剧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同时,该剧还作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指定创作项目之一,并成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选题孵化研发及重大文艺创作的资助项目。

最终,即将呈现给观众的歌剧《田汉》选择通过国歌词作者田汉从一个天才文学青年到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历程,重温他当年通过文艺创作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思想狂飙与进步思潮,展现其作为伟大剧作家的非凡才华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家国情怀,让观众认识一个特立独行、充满人格魅力的田汉。希望观众能够透过这部以国歌词作者、伟大戏剧家为主人公的原创新作,重温热血青年的成长、感受时代洪流的力量。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另一部将于11月上演的原创歌剧《晨钟》,则是在首演一年后,大幅修改提高后的2.0版本。数月前,疫情防控刚刚迈入常态化阶段,《晨钟》剧组就在导演熊源伟的带领下,很快投入创排过程。该剧讴歌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们,他们为民族探寻道路、为革命奔走呐喊、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他们似“晨钟”,以生命唤醒民众、呼唤黎明。全剧以“寻道、行道、殉道”为线索,展现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勇气,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品格,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情操,彰显其“铁肩担道义,碧血铸丰碑”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事业谋发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通过音乐戏剧的方式讲述建党历史、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让观众从艺术形象中感悟革命精神,在艺术滋养里感受时代英雄的信仰与力量。

音乐无界创意无限,立足本土市场夯实经典

与多部红色题材重磅作品一同公布的,还有为期一整年的“2020-2021上海歌剧院演出季”。此次演出季以“音乐无界 创意无限”的主题,共设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创新剧、品经典、尚组合、云上歌五大板块,囊括了数十台歌剧、舞剧、音乐会等丰富的舞台节目,打造了线上线下不同的舞台。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近年来,对标国际一流,打造一支歌剧、舞剧、交响全方位发展的名团是上海歌剧院身处亚洲演艺之都的努力方向。眼下受海外疫情影响,在国际化合作暂缓的客观现实下,如何化被动为主动,盘活家底的同时,创新产品拓展市场,更好地服务本土观众,成为歌剧院破题关键。“诚如‘音乐无界 创艺无限’的主题,“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表示:”我们要在保证’高品质’艺术生产的同时,让歌剧艺术、古典音乐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辐射到更多的人群。”据他介绍,新演出季中就尝试在传统剧场的演出中融入新组合、新形式、新曲目、新风尚。比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积极开发适合户外舞台或非常规剧场的演出项目。与此同时,线上演出与艺术教育也成为疫情倒逼下的一条新赛道。许忠希望,歌剧院能够借此词化危为机的努力探索,守住多元、新锐、精湛的艺术定位,创造有利氛围与环境,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打造新的艺术品牌,结识新的艺术伙伴。

在以上述红色题材作品献礼国庆,冲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同时,上海歌剧院没有放松对于古典音乐经典的锤炼。

今年适逢“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全球各地的古典乐团和音乐厅都将其作品列入重头演出曲目,上海歌剧院在此前参与上海大剧院多场演出的基础上,继续推出《许忠演绎贝多芬交响曲——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黄金搭档”共同演绎第三、第四、第六、第八以及第九交响曲,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而今年也是“钢琴之王”李斯特诞辰210周年。这位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不仅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无与伦比的程度,同时也在钢琴上创造出管弦乐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所以,借着李斯特诞辰210周年的机会,上海歌剧院特邀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的首位华人金奖得主、钢琴演奏家孙颖迪,与指挥家张诚杰,携手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共同带来一个属于李斯特的迷人夜晚。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而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海歌剧院在近两年接连推出歌剧《天地神农》和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后者于本月刚刚结束首轮演出,获得良好的业界评价于市场反馈。该剧保留“嫦娥奔月”传说的基本内核,重点对其在月宫中所思、所念、所盼、所愿予以艺术性的想象和解读,借此突出付出与奉献的“大义”,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予的美好希翼之外,也传递出那份千百年来人们所孜孜不倦的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更着力于挖掘创世神话新释空间,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激活民族精神情感。

“全女班”组合时尚亮相,线上传播常态化,拓宽市场新赛道

演出季发布内容中,一个“全女班”的新鲜组合颇为引人注目。原来,这是上海歌剧院结合时下流行动态,首次精心打造了一支女子弦乐演奏组。这不仅是沪上首支女子弦乐组合,也将是上海歌剧院未来将重点打造的品牌组合。希望通过这场女子重奏音乐会,让广大观众在琴声中感受到女性艺术家对音乐艺术敏锐、细腻而不乏浪漫的表达。未来,她们将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演绎方式,将那些耳熟能详的曲子透过全新的组合进行演绎,带给观众别具一格的视听体验。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而另一个全新孵化的演艺项目则紧扣疫情常态化阶段“轻演出”的差异化运营需求。《阿卡opera——上海歌剧院重唱音乐会》希望用时下年轻人特别喜爱的阿卡贝拉的方式,将歌剧音乐、古典音乐进行生动的改编,用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重新演绎,在努力破圈,为普罗大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音乐的同时,亦保留了上海歌剧院本身的剧院特色与优势,创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富有创意的艺术品牌。

另外,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因剧场暂歇转战线上的“非常之举”,也成为当下各院团剧场的常态。新演出季中,上海歌剧院今年也首次尝试线上版歌剧。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率先亮相的是乐迷“恭候多时”的线上版歌剧《唐璜》。此前,音乐会版《唐璜》一经上演便受到了一致好评和热烈的响应,来自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歌唱家窦乾铭、余杨、宋倩、黄俊鹏、王柏龄、熊郁菲,以及特邀嘉宾“声入人心”第一季最终首席之一的人气小生蔡程昱的表现可圈可点,观众对线上版《唐璜》的期待值也一路“水涨船高”。相比于音乐会版的简单布景,线上版全部采用实景拍摄,由康斯坦丁·科斯蒂远程导演,复古与摩登的碰撞,经典歌剧与新时代青年演员的结合,令这部歌剧大有看头。

除此以外,上海歌剧院还围绕一系列演艺项目,在线上举办衍生活动,比如“唐璜在哪里”“最爱的贝多芬”“戏中戏乱谈”“噢呗啦派对”“弦外之音”等主题新颖、有趣的专题艺术活动,通过在线上开设直播的方式,让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定期与观众面对面,共享艺术时光。届时,活动中还将有神秘嘉宾“空降”现场,与线上观众亲密互动。

从传家宝《江姐》到《晨钟》《田汉》,上海歌剧院多部红色作品献礼国庆-LMLPHP

图:上海歌剧院供图

09-29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