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打造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个由人工智能(AI)新兴势力和头部企业组成的生态圈已悄然成型。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一网统管”开发者大会上了解到,上海正大力建设城市管理的开放式场景,以助推更多尖端技术互联互通、更多智慧应用共同汇聚,从而实现城市治理与产业创新的共赢。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筑牢“一网统管”的底座。该系统的建设,不仅充分发挥了上海市、区、街镇三级网格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同时也深入发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优势,通过打造“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架构,实现“数据汇聚、系统集成、联勤联动、共享开放”。反过来,对于正着力建设国内人工智能高地的上海而言,城市治理不仅是当下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同时也汇聚了AI最需要的资源——大量高质量的数据。
此次“开发者大会”既是对上海以开放式创新模式,推动“一网统管”建设的成果展示,也面向未来,进一步释放了应用需求。会上,一批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先进技术的创业公司,商汤、云从、旷视、依图、大华、海康威视等近30家AI头部企业,加上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共聚一堂,围绕“一网统管”的建设目标与理念,大家就如何更好地运用新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加速场景应用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力建设单位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介绍,城市治理数据的有序开放、“AI朋友圈”的构建,已经为上海“一网统管”的发展起到显著作用。在技术架构层面,正在建设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将地理信息和城市底图整合,汇聚实时全量信息,初步打造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迭代中的城市“生命体征监管分析系统”,可以围绕环境、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维度进行智能分析,感知城市运行态势;而着眼于赋能基层“高效处置一件事”,一个纳入了综治、市场监管、110非警情等业务等的“1+3+N”的网格化管理处置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一网统管”的关键,是“应用为要、管用为王”。实战中,上海已经在城市综合管理场景中,形成了诸多标杆应用。比如,围绕玻璃幕墙监管,相关应用将建筑楼龄、幕墙结构、维保记录等数据导入算法模型,分析玻璃幕墙的风险因子;一旦发现隐患,就会向管理方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并持续介入后续整改。而在今年战“疫”期间,该系统帮助不少社区推出“疫情防控”互联网专页,可以自动处理基层提供的多渠道数据,赋能精准防控,并为社区工作人员减负,避免出现“表哥表姐”。
总体上,围绕城市管理的实际需求,上海在深基坑安全管理、违法建筑治理、群租综合治理、架空线入地监管、电梯安全监管、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形成了一批AI应用场景,并投入实际运行。所有这些场景经过整合,在通过加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解决机制,一个从“发现、立案、派遣”,到“处理、核查、结案”的城市智能管理闭环就此形成。
上海市数据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城市综合管理的应用与开发生态,让更多科技企业加入其中,有助于拓展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深度和广度,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运行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让城市更便捷、更有序、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