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让我们既正视与前人的差距,又期待未来,在尚学、求知的环境里探索我们的学问。力奋是这种精神的代表。”翻开学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牛津笔记》,牛津大学新学院院长杨名皓如是评价这本书的作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也是资深媒体人,他用直白明快的笔记体文字记录了2017年在牛津大学客座一学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牛津笔记》是作者对时事、人文、历史和生活的洞见,也是英式essay与中式小品的曼妙结合。
“在我的词典里,文化的真髓,一是思考方式,二是做事习惯。我在东西文化各走了一大圈,有所悟,有所得,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在申报馆THE PRESS的新书发布会上,张力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探讨中外文化交流、中西方大学教育等热门话题。他发现,从复旦到牛津,中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而是否善于提问题,不光是做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做学问的基石之一。
对此,现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也深有感触,他对复旦的校训印象很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杨福家记得,校训墙落成时,学者李政道揭牌时说,尤其欣赏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学”和第二句的第二个字“问”。“年轻人要进步,必须要提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提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如何回答问题。”
学习,不止是学课本知识,还有对社会的认知。“我们似乎对世界变得越来越熟,是因为接近它的成本越来越低。互联网正把世界拉平,不仅是地理和空间上,而且我们认知、趣味的地平线正变得一览无余,甚至平庸。”张力奋观察到这一现象,因此他也看中摄像,“比起文字,摄影的视觉体验要自由、狡猾许多。我喜欢文字与影像合伙,这样,世界便更有机理、更暗潮涌动、更像寓言。”
而谈及大学校园,张力奋亦有独到思考。近年来,中国知识界引用颇多的一段话,“大学,大师也,非大楼之谓也”,出自留美的清华校长梅贻琦。“不过它有被误读的嫌疑,似乎除了大师,大楼对大学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大学的楼不是一般建筑,得像大学,有知识之庄严,人格之崇高。静水流深,思想方有家园。一所大学,若没有大师,已很遗憾,若连一栋有品位的建筑都没有,那就是罪过了。”
在节制、内敛的语调下,跌宕起伏的世界风云,况味良多的个人遭际,构成一部真实可信的个体当代史。“不同于其他笔记体著作,《牛津笔记》带来了久违的陌生化体验,他的语言仿佛汪洋大海中漂浮的浮冰,是碎片化的,同时又是温情的、娓娓道来的,能够感受到他可爱的灵魂和宏阔的视野。”特约编辑陈季冰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