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科研领域,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实力。
这位女科学家,就是38岁当选院士,曾经是我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她就是我国化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咏华。她致力于无机化学以及合成化学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曾在含金量极高的SCI杂志上发表过150篇文章之多。
任咏华,女,1963年出生于中国香港,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
01 天才的成长之路
任咏华父亲是一名土木工程师,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任咏华之所以对化学产生兴趣,说来还是一根温度计的功劳。
还在上小学时,任咏华不小心打破了一根温度计,水银流到手上的感觉和情景,令她瞬间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学生时代的任咏华成绩优异,高考时她获得同时获得了医学及药剂学录取,但是她没有选择念有“赚钱科”之称的医科,而是一心选择化学。“我选读化学是因为喜欢从事客观理性的分析工作。这是一个靠化学才能正常运转的世界。”本科毕业后任咏华决定留校,只用了3年,仅25岁时就拿了化学博士学位。每天至少在实验室工作10多个小时的作息习惯,也在那时确定下来。
很多人认为香港只是金融中心,很难开展基础研究,而任咏华硬是做出了世界级水平的科研。
时间回到1988年,那时候新创的应用科学系的实验室基本上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试管和玻璃瓶都不多。任咏华从买玻璃瓶开始从事研究。“我是一名化学家,可以创造不同的分子,我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人类有影响力,有益处,而非只是牟利。”
现在,全球每年的能源需求约为13万亿瓦。到2050年,人类的能源需求量将额外增加14万亿至20万亿瓦。她认为,地球正面临百年一遇的能源危机,研发出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
02 坚持兴趣和初心,遭受质疑也淡然面对
任咏华所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超分子自组和有机凝胶。2013年时,就已经累计发表了300多篇的期刊论文,申请的专利高达30项之多。不仅如此,任咏华还是全球首位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颁授百年讲座奖及奖章的中国人。
在38岁那年,因为成就突出,任咏华被选为中科院院士。年仅43岁时,她便已经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49岁,她当选为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有着科学家一贯理性特质的任咏华对获奖感到欣喜,却没有陶醉于鲜花与掌声中,因为“一山还有一山高”,只希望鼓励自己做得更好。“一分耕耘,有半分收获已经很开心了。”
但是,她也曾经遭受过质疑。
当她青春年少选择化学时,身边很多人就都用一种怪怪的眼光看待她,他们想不通,一个长相好看的女生,为什么非要做这种需要看上去枯燥乏味的科研工作,既辛苦又无趣。而当她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之后,任咏华也曾遭受过质疑,主要原因就在于她太过年轻,但任咏华始终以淡然的态度面对。她依旧整日在试管、烧瓶各类仪器之间穿梭。多年的研究之下,她系统地设计合成了新的无机发光分子材料,合成了多核金属簇体系的发光材料,设计出双核金属硫配合物……
她坦言:“我希望青年人对喜欢的东西,或称理想,要有坚定的意志去追求,保持一份执著,不轻言放弃,不要有太多包袱和顾虑。科研的过程能锻炼人的意志及精神。我常跟学生说,即使以后不从事科研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过程中锻炼自己。”
因为只有兴趣才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坚持,她自己就说,兴趣是她做科研的动力。为此,她曾经每周工作七天,生孩子前两天,才不得不离开实验室,坐月子的时候,她把学生请来家里修改论文。直到现在,也是每周六天,每天的工作都会超过十小时。
任咏华经常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反问学生,要他们肯定验证过程没有出错。“我不会看到一点点结果便急着发表,越重要的发现便越要审慎。”她强调,作研究不可性急,一定要花时间反复求证,若最终找不到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宁可不发表,以免影响信誉。
03 气质的绝对代表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从事科研的人通常是比较严肃、内敛的,可任咏华却是一个颜值与才华双高的奇女子。她眉目温柔,气质端庄,一举一动皆是大家风范。任咏华师承中科院院士支志明。在繁华的香港,这一对性格沉静的师生被很多人称为地地道道的“港产”科学家。
任咏华曾在受访时说,我很感谢我的博导支志明先生,是他让我明白科学并无性别之分,只有好坏之分。而支志明同样也是40岁前就获评院士。任咏华先后带领的50多名博士、博士后此后均在各个领域和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尽管已是科研界的国际权威人物,任咏华在面对人们的采访和询问时均表现得十分谦逊,她的心愿很简单,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而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对待工作,她可以整日埋头在实验室里与各种仪器朝夕相伴,在实验中,无论是失败或是成功,都能保持淡然快乐的心情。
她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我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念好书,多学些东西。直到今天,我依旧觉得我有很多东西不懂,还需要自学。你今天是最好的,但明天你已经不是最好的了。化学是要终身学习的。”
“科学像是吃饭一样,你不可以不吃,它已经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似乎没有什么,显得特别平淡的,已经融在一起分不开了。也许,我是个离不开化学品的人。我选择了热爱的化学,直到现在,我还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来源:科学时报、材料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