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际护士节,“生命”系列纪录片将推出第二部——《生命·呼吸》。
4月8日武汉“解封”,东方卫视曾以纪录片《生命·方舱》来记取“生命方舟”里的日日夜夜。彼时,纪录片及其衍生短视频在网络播放量突破百万,同时在微博等互联网平台获得了网友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的这个日子因为疫情防控战显得尤为特殊。这一天,“生命”系列第二部纪录片《生命·呼吸》将在东方卫视夜间22点30分的黄金时间与观众见面。
与《生命·方舱》一脉相承,《生命·呼吸》也采用了多视角口述的方式参与叙事。
但与前作不同的是,《生命·呼吸》将身处武汉的危重症病人面临的生命险境,呈现给了观众。跟随记者黄伊罕、陈瑞,医生李圣青、王维俊的第一人称讲述,观众将无限接近ICU病房里的点滴事与惊心动魄。在那个特殊的病房里,没有病人的喧嚣,医护人员也没有不必要的交流,只有医疗仪器的报警声回荡在病房里,每个人进入之后都能感受到这种宁静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正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的拉锯战反衬得异常凶险。
《生命·呼吸》以呼吸为题,把危重症病人救治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医疗过程,融合进了普通人最熟悉的呼吸行为中。在平常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习惯了畅快地一呼一吸,当我们最习以为常的行为突然被威胁和限制之后,我们才发现呼吸的不易。危重症病人救治的核心,就是尽量让他能保持一呼一吸的节奏,不论是用药物还是医疗器械,只要他能呼吸下去,他就有了生的希望。通过呼吸的动作,让观众能清晰地理解医生们复杂的专业术语和治疗方案,同时不断通过实况声音和配音音效的元素,加强观众对于呼吸主题的感受。
《生命·呼吸》不是单纯地歌颂医护人员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就,而是充分地展现了救治过程中的困难细节,既有并发症引起的病人截肢,ECMO设备不匹配导致的无机可用,也有想尽办法却没有挽回病人引发医护人员的自我反思。丰富的细节场景,生动的人物对话,充分挖掘了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反复和困难,更加让观众感受到这些上海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持续坚守病房,综合各种办法关口前移的努力。危重症ICU病床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在另一个生命的坚守下,度过呼吸的难关。
武汉的新冠肺炎阻击战,是一个多方力量参与作用的过程,《生命·呼吸》和《生命·方舱》在汇集了大量武汉前方的拍摄影像和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努力跳脱简单、单一的视角,最大限度地用上海媒体人的思考,呈现复杂的抗疫图景。社会不是简单的0、1编程语言,两者之间有广阔的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我们可以看到博弈,看到人性,看到一套机制得以满负荷运转起来的动力,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解读和展现了这些中间地带,正是这些丰富的故事让观众理解了为什么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的背景下,中国能如此高效地控制住疫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进行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的能力。这是上海媒体人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做的传播解读。
《生命·呼吸》和《生命·方舱》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拍摄,前方记者无畏、后方团队无私,视频素材超过60个小时,素材成片比达到了6:1,前后方通力合作完成了这两部作品。把碎片化的新闻片段,整合成为完整的故事,塑造出生动的医护形象,传递了正面、积极、带有思辨的正能量。
《生命·呼吸》和《生命·方舱》是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时的一个回顾,它们全景式的展现不仅仅是留给今天的一段记录,也是期望对未来有所启发的影像档案。我们生活的地球,病毒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遍布陆地、海洋以及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的一生注定要与病毒搏斗。硝烟从远古弥漫至今,战火从来不曾停歇。当五年或者十年之后,我们重新回看2020年上半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时,《生命·呼吸》和《生命·方舱》一定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图文综合自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