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微党课”讲活初心之地历史故事-LMLPHP

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46年),图源:“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

你知道么?1921年至1933年之间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都设在上海。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机关地址就位于现今的天蟾舞台裙楼。彼时,为作掩护,该地址对外挂牌“福兴商号”。而“商号”的“老板夫妇”熊瑾玎和朱端绶,在长期的潜伏工作中,最终结为了革命伉俪……

这样一则惊心动魄又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开启了一堂时长12分钟的“四史”学习教育微党课。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

黄浦区,党的诞生地所在区,自今年初开始就着力策划打造“首发首创”学习教育特色品牌,结合“四史”学习教育要求,上线推出首批微党课,擦亮品牌,凝练特色,通过学史育人,着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目前,已录制完毕首批18堂课程,首堂微党课在上海基层党建网转发,得到了热烈关注与回响。

上海黄浦“微党课”讲活初心之地历史故事-LMLPHP

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今貌,图源:“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

细化36条任务清单,提升教育实效

知史才能爱党爱国。为贯彻落实市委相关要求和“四史”学习教育工作任务部署会精神,黄浦区委率先研究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历史,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担负起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所在区的使命担当。

该方案将“四史”学习教育工作细化为五方面措施36条任务清单,明确学习教育要求和责任部门及单位,落细落实、形成合力。立足黄浦区丰富的红色资源,针对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等不同对象群体,开展分层分类指导,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新媒体平台,积极运用党群阵地和师资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等丰富载体、创新形式,让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收获感悟,不断提升学习教育实效。

5月4日,黄浦区委党校率先推出“白色恐怖下的隐秘中枢——中共‘六大’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往事”和“共和国的法治印迹——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两堂线上微党课,以此启动打造“四史”学习教育微党课系列。

打造12分钟精品“微党课”

据黄浦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陈怡介绍:此次“四史”教育“首发首创”系列微党课,是党校“初心”教育课程体系的丰富和拓展,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主线,充分发掘黄浦区在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诸多伟大创举和标志性首创案例为主要内容。

如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第一本《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印制、《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唱响、上海市中心升起的第一面红旗、上海第一个居委会成立、在全市首开先河通过土地批租利用外资加速旧区改造、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中首创“三会”经验等,都是系列微党课聚焦的重要内容。

自今年初起,黄浦区委党校就组织教师仔细甄选专题,广泛收集材料,认真撰写教案,并通过集体备课、试讲评审,反复打磨修改,分批完成课程录制和剪辑工作。“这12分钟左右的时长也是反复试制的结果,太短不利于内容的延展,太长则不利于保证在线观看效果”。

据介绍,即将上线的首批微党课还有:《走进渔阳里 追忆俞秀松》《第一份〈中美联合公报〉在这里签署》《又新印刷所和〈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海上第一块”——上海首块毛地批租改造旧区的“试验田”》等。

推动“十个一”项目,打造党建新高地

以“四史”学习教育为重点内容,激励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养料、凝聚前行动力。

为打造“四史”学习教育品牌,黄浦区在继续研发推出线上教育的同时,将推动全区各部门单位、区域化党建单位和“两新”组织等,以开展“十个一”工作项目为抓手(即组织一次征集活动、开发一系列微旅游路线、开设一套教育课程、培养一批师资队伍和开设一个专题讲堂、完成设计一款标识、编印一套原创读本、设计一系列文创品、举办一场主题展览和录制一套影像视频),充分发掘黄浦的红色印记和诸多标志性首创,努力将党的诞生地所在区打造成为党建新高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同时,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融会贯通学“四史”,坚持通过教育人、激励人、感召人,不断激励党员干部对标一流勇争先、重实干讲担当、岗位建功作表率,在疫情防控、营商环境优化、文明城区创建等重要工作中冲在前、作表率,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彰显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

05-12 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