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昊君,男,1983年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治安支队基层指导科副科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0月6日,锦和路上的一个小区里悬挂着的国旗迎风飘扬,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王昊君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快步走进新设的联勤联动工作站。“这两天入户宣传效果怎么样?居民反响如何?”一上来,王昊君就向工作站值守人员打听起小区情况。一天的调研,就从这里开始。而这个国庆,他就这样在一家家社区和派出所的来回奔波中度过了。
防疫“零纰漏”背后的人
前不久,王昊君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而这背后,是他无数心血的付出和坚守,是浦东防疫始终保持着“零差错”、“零纰漏”。
浦东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是社会面防疫工作主体单位,而王昊君就是支队联络员,上承分局战疫专班,下接全局64家派出所、9个公安处、1个机场、42个留观点,横向联络新区卫健委。
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天起,王昊君没休息过一天。每天7点半之前上班,下班通常都在晚上22时左右。他到单位的第一件事,是将手机连接充电器,一天上百通电话,每一通都重要,他最担心的就是手机突然没电。几乎每一天,都有新情况;每发生一个新情况,就要及时拿出办法应对。
“浦东花木、梅园、张江等地发生人群聚集。”1月31日清晨,在梳理各部门汇集来的情况时,王昊君看到了这样的字眼,“聚集”二字瞬间像炮弹一样击中了他的心。究竟是怎么回事?他顾不上多想,一连打出好几个电话,情况渐渐清晰起来:疫情肆虐,物资不足,心里恐慌的居民开始到药房抢购口罩……他一边打电话,一边大脑在高速运转、思考着解决办法。不到半天,一个以社区登记、配发为主要措施的建议便在全区下发,并迅速推开。
解决问题的第一“阵线”
1月31日,浦东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名刚乘坐法航班机回国的女子被确诊感染。与她同航班的乘客、同层楼隔离的人员都成了“密切接触者”!突逢此变,许多人未免恐慌。而王昊君却异常冷静。防控措施务须加强,操作手势务求高效,同时必须减少社会恐慌……
他不但在最短时间内,条分缕析地拿出了建议,还细心地发现确诊女子年仅9岁的儿子“牛牛”也在隔离中,而且爸爸不在身边。在给领导的汇报中,他没有漏掉这个细节,“牛牛”因此得到了最贴心的照顾。元宵节那天,“牛牛”还收到了警察叔叔、阿姨们准备的蛋糕、玩具。后来,这个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犹如凛冬中的一缕春风,吹暖了无数人的心。
突发情况太多了,每一件都是“前所未有”,也都亟待解决,而发现问题、提出思路的第一“阵线”,就是王昊君。林林总总,由他经手拟发的各类方案、实施意见达40余份,转发上级、并提出具体操作方法的30余份。文字无声,但它们是一个普通“联络员”将个人生命力燃烧至最高点的全部成果,也是他对战疫投入的最大热诚。
不曾停歇的脚步
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一转身,王昊君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他的新岗位——治安支队基层指导科,这是分局社区业务的牵头部门。为此,王昊君自己带头跑社区;分局一共64家派出所,他不到一个月就跑了40多家。白天工作忙,他晚上跑;周一到周五事情多,他双休日去。有时先到派出所,再和所领导、社区民警一起去;有时直接进社区。
10月6日,王昊君一整天都是在派出所和社区度过的。他借着疫情期间,居民在家休息概率比较大的机会,不断走访小区居民、居委。每去一个社区,他都带着问题上门:这个小区有哪些安全隐患?社区的联勤联动如何开展?反诈宣传效果怎么样?……
他在一边熟悉新业务、遍访社区,掌握面上整体情况的同时,一边一刻不停地思考,力求快速形成针对性的管理举措。还没跑完整个浦东,他脑子里已经有了许多初步的想法,比如,对财会人员的反诈宣传可以争取新区财政部门支持,对青年群体的反诈宣传可以在团区委投放的公益宣传片上动脑筋等。
个人感想
王昊君说:“从春节到国庆,我们众志成城,始终和祖国母亲同呼吸共命运,最后控住了国内疫情。值此国庆之际,我祝愿祖国母亲永远繁荣富强,我也坚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疫情总有结束的一天。”
通讯员:潘东晔
图片:上海警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