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国歌!” 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主席、国家一级指挥于海动情地说。10月8日下午,作为指挥中国国歌次数最多的人,他做客“上图讲座”,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生动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发展历程。
于海一生都为守护国歌而奉献,也是国歌立法的推动者之一。他参与并见证了共和国近50年来许多重大活动,连续在天安门广场上参加国庆及大阅兵活动。从1970年到2015年,他是我国现在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天安门广场上历经五代领导人检阅的指挥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常任指挥,于海还为数百位外国元首演出并多次受到他们的接见和赞扬。
去年播出的一期《国家宝藏》节目中,一把小提琴的出现让观众热泪盈眶。聂耳用这把小提琴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发出雄壮的吼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于海也在节目中亮相,讲述了他与国歌之间的故事。
屡屡感动别人的于海,这一次却被上海市民的参与热情感动了——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读者还不过瘾,将他团团围住,抛出各种问题、请他签名以及手动为他点赞。“国庆期间,在上海——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上映地,《义勇军进行曲》从这里唱响全国的城市,讲述‘我们的国歌’,意义非凡。”他说,上海是一座有文化、有底蕴的城市。
“国歌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声音标志,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国人就会心潮澎湃。”在于海看来,国歌是主权国家神圣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化的结晶和历史见证,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他讲述的几段关于国歌的故事尤其令读者感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前,中英双方在关于交接仪式上的“一秒钟”进行了激烈争夺,我方坚持在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奏国歌、升国旗。最终,当电视屏幕上的时间跳到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义勇军进行曲》的乐音准确无误地响起。多年之后回看这一幕,仍让人激动万分。
“国歌歌词有84个字、节拍有37小节,精准时长46秒。”在于海看来,爱国主义应该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唱好国歌开始,让中华民族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伴着歌声代代相传。
最后,在他的指挥下,全场读者起立唱国歌,动人的旋律响彻上海图书馆的报告厅,也响彻每个人的心头。
图片:上海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