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谈读书重要性的文章如过江之鲫。人们已经无数次地强调:书是精神食粮、知识宝库、智慧源泉、无穷力量、学习导师、身边顾问、人生挚友……一切美好而重要的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读书。
人人都知道读书有用,甚至平日里谈到某些书的时候,或者当有人问我该读些什么书的时候,他们总会紧接着问一句——“这本书有用吗?”甚至于针对经典作品也会有此问。
但是,当我们读书的价值被局限于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时,当读书的目的被锁定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时,那我们很可能会误读经典。
虽说开卷有益,但是读书也要有所戒。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贤者约翰·雷伊警醒我们:坏书犹如毒药,会致人非命。宁愿不受教育,胜过被教坏了。亨利·梭罗也说,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也许永远不会有读这些书的机会。
最好的书,或许难以界定,但有些书,还是不读为妙,避开了那些不该读或少读的书,大抵也应该可以算是在读好书了。
浮躁与喧嚣的书籍,成功学、致富经、速成智慧、职业绝技……凡天下之事,翻起来的多是泡沫,捷径多是弯路。
理性的思维告诉我们,投机取巧容易走上罪恶之路。我不想说得那样严重,但读浮躁喧嚣之书,人也不免浮躁喧嚣。
重复、保守、封闭、狭隘必然僵化。坊间抄来抄去、炒来炒去的出版物太多了。高校学生毕业论文有查重要求,如果我们也对一些书籍做词语、句式分析,会发现重复率可能高得惊人,大多是颠来倒去的陈词、连篇累牍的滥调。
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从来没有遇到的巨大变革时代,技术、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创新不断,进入21世纪涌现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思想之量超过人类过去历史积累的总和。
我们的阅读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的知识、思想必须时时更新才能适应与创造未来。反之,如果我们读的都是沉郁僵化之书,那么自己也会僵化而不自知。我们也许真该想一想是什么样书籍、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教育导致无知、迷信和痴癫,甚至自甘韭菜而不自知。
就像食品塑造身体一样,阅读是精神食粮,它成熟思想、形成人格。健康的食物促进健康的体魄,有毒的食物戕害人的生命。我们要读好书,远离毒害之书。不僵化,与时俱进地读书;不拘囿,广泛多元地读书;不肤浅,深入钻研地读书;不浮躁,为解决问题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