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疫情下更需关“心”,“心身在线”助上海市民解锁身边的“心”服务-LMLPHP

今天(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在上海,一场以“心身在线,云游上海”为主题的世界精神卫生日网络直播主题活动举行。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以及全市16个区的精神卫生中心协同承办。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WFMH)1992年发起,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每年,世界精神卫生联盟都会根据全球关注和迫切关心的精神卫生问题发布卫生日主题和活动建议,世界各国也会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今年,在全球各国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数千万人感染,超百万人死亡的背景之下,这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有特殊的意义。

新冠疫情作为一种人类知之不多的新型传染病,不仅影响身体,也影响公众的心理。不断上升的感染和死亡数据引发了公众的焦虑、恐慌和不确定性;隔离、封锁等一系列措施在阻断疫情传播、减少感染和死亡的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社交往来,产生了相应的情绪或心理健康问题。今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发言中就提到:对许多人来说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经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据估计,新冠疫情中受精神健康问题影响者近10亿人!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在面临全球性精神健康危机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对精神卫生的关注、增加精神卫生投入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世界精神卫生联盟因此将今年的主题设定为“行动起来,人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旨在呼吁全球各国尽快增加精神卫生投入。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则以“弘扬抗议精神,护佑心理健康”为主题来响应,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健康保健责任,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世界精神卫生日|疫情下更需关“心”,“心身在线”助上海市民解锁身边的“心”服务-LMLPHP

本次活动中,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浩在致辞中回顾了在疫情防控中本市的心理救援工作,充分肯定了本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是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一环。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以《“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为契机,全面推进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今年6月,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积极构建部门、社会、家庭、个人协同到位,覆盖全人群和生命周期、能有效支撑公众自主管理心理健康的精神卫生体系,更好地满足公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张浩倡议:全社会积极参与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氛围;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抗疫心理健康行动,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精诚团结、协作进步,更好发挥心理健康服务的作用,维护市民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本市心理健康事业迈入更加良性的循环。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蔡军主持主题论坛。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谢斌、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主任朱丽萍、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正云、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老年健康室主任王志会等多领域的专家从妇幼、学生、老年重点人群及全市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控,为促进本市市民的心理健康建言献策。

专家们在此次论坛中达成了一致意见,即改善精神健康服务,促进心理健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卫生部门不应是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庭的唯一解决方案,而是需要多部门参与,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精神卫生保健中尚未开发的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围绕“心身在线,云游上海”主题,上海16个区从“精神健康自我保健,创造健康环境,提供专业服务”的视角,展示各区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服务内容及特色,让市民不出家门“解锁”上海心理健康服务地图,掌握身边的精神卫生资源。穿插其中的还有科普视频、心理访谈、问题抢答,向市民传播心理危机干预,自杀预防和精神康复等知识,并呼吁社会各界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共同创造接纳、宽容的社会环境。

本次主题活动通过海上名医、新浪和医会宝等平台直播。上海16个区也在精神卫生日前后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特色主题宣传活动,包括论坛、开放日、定向赛、科普讲堂、义卖义诊等。

10-10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