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他们为医护人员“最爱留言”等公益项目服务-LMLPHP

在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中华遗嘱库今天推出“您是最美天使”特别活动,为前线守护我们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最美留颜”“最爱留言”“最真留念”“最新留意”公益项目服务,表达对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最高致敬。

据悉,中华遗嘱库启动七年来,截至2019年底,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19.5万人次,登记保管了16.5万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781份。办理遗嘱的人群中,医护人员共有1119人已办理遗嘱登记,其中男士为342人,女士为777人。人群所在地以北京、广东、天津、上海、重庆占比居多,所在岗位涉及院长、教授、科主任、主治医生、主管护师、研究员、医师、护士等,以医生和护士为主。

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他们为医护人员“最爱留言”等公益项目服务-LMLPHP

共同为守护每一个家庭,努力前行

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中华遗嘱库特为到场医护人员安排了一次宣誓仪式,“我宣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履行护士的天职;我宣誓: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位病人;我宣誓:我将牢记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

一位80后的李护士说:“一直忙于一线医护工作,前段时间在疫情背景下工作更加紧张,现在疫情缓解以后,想想还是有点后怕的,想到父母、老公、孩子,很怕来不及说点什么。现在有机会在中华遗嘱库留下一些话,也算是对这段时间的一种特殊记忆。更没有想到在中华遗嘱库这里再次重温了一次我们的誓词,这种仪式感的活动让我们不忘初心,更加牢记自己使命,时刻提醒我们”。她们逆行护航,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践行“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誓言。

“我们中华遗嘱库和医护人员一样,都在坚持我们的市民,都在坚持守护好每一个家庭。医护人员为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守护家庭的完整性。我们为每个家庭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守护家庭和和气气永远一家人。”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中心主任田艳说。

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他们为医护人员“最爱留言”等公益项目服务-LMLPHP

医护人员逆行护航每一个家庭,中华遗嘱库来守护您

护士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永远的白衣天使。她们用专业的技术和娴熟的手法,配合手术医生的工作,为每台手术的顺利和安全提供保障,腿酸了要挺住,肚子饿了要忍住,眼睛困了要撑住,因为她们是天使。

此时想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罢了。她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担心,也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而谁又在为医护人员护航呢。

中华遗嘱库为医护人员护航,在今年这个特别的节日推出“您是最美天使”的活动,该活动从即日起至5月22日,只要曾经有过医护经历、医护志愿经历、献血经历者均可光临中华遗嘱库登记中心现场参加活动,持有任何可以证明医生或护理工作经历的证据:证书、工作照片、献血证、献血照片均可,不限年龄,均可获得专属礼遇。

一位90后的女护士刘女士陪同妈妈过来领取遗嘱证,刘女士妈妈是一名儿童医生,两人在不同的医院,每天都忙碌于工作。“刚好护士节,今天我是特意请假陪同妈妈过来的,没想到在这里居然可以留下第一张我和妈妈一起的工作照,平时我们都没有好好这样拍过一张照片,可以记录这一刻,觉得很有意义。”刘女士说。刘女士不单留下了“最美留颜”,还在现场写下了“最爱留言”,交由中华遗嘱库进行保管和传递。

90后ICU护士,感叹生命无常

王俞(化名),1992年出生的她如今在一家知名医院做ICU护士,今年是王俞过的第六个护士节。过去的护士节多数都在工作中度过,今年来到来参加这个“您是最美天使”活动,觉得特别有意思,把自己的美好记录下来。

王俞是在2019年12月23日办理了遗嘱登记保管,至今离立遗嘱已有5个月了。没立遗嘱之前,做任何有危险的事情前都会有所顾虑,办完后觉得很安心。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确实自己心里比较忐忑,因为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这个职业让她接触到了更多的生死离别,见过了太多的生老病死,王俞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比同龄人理解的更为深刻。

“对我自己来说,死亡可能是自己这个生命体的终结,每个人的生命或长或短,过好当下,尽量避免过多的悔恨过的随心随性就好。可能我在意的亲人还在世,比如我的母亲。那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她可能会老无所依,甚至很多事不能亲自完成的时候需要人协助,我这么做其实也是也为她做了一层保障,毕竟世事无常。医院的工作强度很大,身边有同事突然猝死,也有同事突然发生一些变故。让我觉得应该要好好做一下安排。我想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父母。”王俞说。促使最终下定决心来立遗嘱,王俞自己归结为身边一些人的变故,立遗嘱是想给自己给家人一个安心。

对医护人员的护航,网友们在“微信遗嘱”线上告白医护人员

中华遗嘱库自3月1日开通“微信遗嘱”以来,共有10790人在线进行“微信遗嘱”留言。其中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疫情期间,不少医护人员在线上进行“幸福留言”,更有网友们在线表白医护人员。

一位33岁的陈女士,是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在“微信遗嘱”上写下了自己的担心和对亲人的爱,幸福留言内容是这样的:“老公,这次新冠疫情支援任务不知道去哪里,不知道去多长时间,前面的路很迷茫,但我去地很坚定!感谢你的支持和理解!感谢你一直对我的包容,我脾气不好,总爱数落你,但心里还是很爱你!愿下辈子还做你的妻子!”

医护人员也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人,也想去做好自己的安排,免去后顾之忧。谭英(化名),湖北宜昌人,是一名临床医生,“微信遗嘱”上写道:“做为一名临床医生,见过太多死亡,真的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个会先到来,因此在我50岁这一年(也是新冠疫情肆虐,最为艰难的一年),目前还处于健康状态下(包括身体及心理),提前且自主写下我的遗愿。”

21岁的小伙子王辉(化名),在美团担任小组长,疫情期间站点数十人一直在跑单坚持岗位职责,4月1号才买车票回家,但是仅仅在家4天,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在他的“微信遗嘱”中,不单表达对亲人及朋友的爱,还对我们的医护人员一波点赞。“新冠状病毒爆发从武汉辐射全国,中国一时间像是按下了暂停键。在白衣天使以及全国的配合下,从世界最危险的国家成为最安全的国家。”

罗梅(化名),罗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因疫情,每天辅导儿子线上上网课,在留言中,希望儿子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还写了一些疫情的感想,留言为:“今年是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一年,全球都被感染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难。因为疫情,因为病毒,冲在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奉献,我们才能安然无恙,才能享受这岁月静好。”

“致敬最美白衣天使。我们中华遗嘱库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更多的医护人员解后顾之优,成为医护人员最坚强的后盾。医护人员为我们守护,我们为医护人员传递爱,精神传递,把他们的爱心传递下去。”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主任田艳说。

05-12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