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基因在光荣之城延续-LMLPHP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明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这座红色文化浸润的城市,目前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有440处。

红色基因来源于哪?如何在新时代延续?近年来,上海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加大红色资源发掘保护力度,将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等一批价值较高的革命史迹辟为纪念馆向公众开放,对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等一批重要革命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和展陈更新。

新时代,红色基因在光荣之城延续-LMLPHP

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份份厚重的文件史料、一个个复原的活动场景,有力证明:这座光荣城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亦是党创建过程的中心以及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早期指挥中心。

这里见证中国共产党酝酿建立的过程,为党的诞生提供了各种条件

“中国共产党为何诞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上海这座城市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现代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运动的各种条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说。

南昌路100弄2号,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刚刚完成修缮,即将开始史迹陈列的展陈工作。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酝酿建立的过程,既是《新青年》杂志办刊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中共中央局办公地。时间回到1920年初,《新青年》编辑部随同陈独秀来沪迁入渔阳里(今南昌路100弄)2号。1920年夏,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成立。1921年6月初,经陈独秀、李大钊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中共“一大”后,此地成为中共中央局办公地。

新时代,红色基因在光荣之城延续-LMLPHP

有人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比作中国共产党的“胚胎”,它为党的最终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史料证明,在它的积极指导下,各地建党工作有序开展,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相继建立,有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位于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是有力的证明。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的机关设在当时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为了掩护和团结进步青年,同年9月,于此开设“外国语学社”,同时在《民国日报》上公开刊登招生广告。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罗亦农等由各地团组织推荐来“外国语学社”学习,并先后赴苏联学习。1921年11月,青年团临时章程中明确规定:在“正式团的中央机关未组成时,以上海团的机关代理中央职权”。

新时代,红色基因在光荣之城延续-LMLPHP

毛泽东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留下了他难得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时光

事实上,许多早期领导人,都曾在上海工作战斗、领导中国革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据史料记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次到上海。位于茂名北路120弄的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1924年,31岁的毛泽东来到上海,参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其间,他与夫人杨开慧,两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及岳母向振熙老人一家5口寓居于此。

这是一幢典型的老式石库门房子,有天井、客堂、前楼和厢房等。在前两年的修缮过程中,上海根据一套1960年绘制的复原设计图纸,并对照历史照片、1947年的行号图、1948年的航拍照片,对建筑内外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恢复,尽可能再现原有风貌。

新时代,红色基因在光荣之城延续-LMLPHP

在甲秀里的这段日子,是毛泽东难得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时光。当年他们居住过的厢房里,一组蜡像生动描绘了伟人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当时,杨开慧带着两岁的岸英、刚出生不久的岸青来到上海。除了料理家务,帮助毛泽东誊写文书外,杨开慧还经常前往小沙渡工人夜校为工人们讲课,为了提高上课效果,杨开慧还刻苦学习上海话,受到了工友们的欢迎。

陈列馆展出了这个家庭留下的唯一一张“全家福”,它被称为“不完美的完美全家福”。说它“不完美”,是因为其中没有毛泽东的身影,那是因为当时中共中央有严格的纪律要求,禁止重要人物拍照,所以毛泽东最终没有入镜;说它“完美”,是因为这张照片完美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早期指挥中心:中共中央机关曾在此驻守12年

历史告诉我们,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的中心,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亦长期驻扎上海。据记载,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往江西革命根据地,这12年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除三次短暂迁离外,一直都设在上海。党史研究专家曹力奋告诉记者,据目前掌握的史料,中央早期在上海的各类机关重要旧址有26处。这些革命史迹基本涵盖了目前留存下来早期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各类工作机关,极为难得。

以位于成都北路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为例,这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1921年8月11日,党中央建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设在上海,并在北京、武汉、湖南、广州、济南设立分部。

新时代,红色基因在光荣之城延续-LMLPHP

矗立于今新闸路613弄12号的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曾是早期中央军委租用的机关所在地,周恩来、杨殷、彭湃等军委领导人经常到此秘密开会。在尖锐复杂和险恶的环境中,革命前辈浴血奋斗,舍生忘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对武装工农、举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指导红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艰辛曲折的探索,为人民军队的后续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而位于云南中路171-173号的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机关旧址。1928年6月至1931年4月,周恩来、邓小平、李维汉、瞿秋白等在这里工作,政治局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共计发出百余份文件,指导全国革命开展。两年前,经房屋置换、腾退原住居民后,旧址正式启动修缮工程。目前,修缮工程已完成,史迹陈列展陈工作同步展开,预计年内完成布展开放。

新时代,红色基因在光荣之城延续-LMLPHP

图片:除特别注明,均为资料照片

05-12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