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超1亿学生已返校,校园防控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后接下来该怎么做?-LMLPHP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5月1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各地开学复课及校园疫情防控情况。

截至5月11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启动返校复学工作,学生复学人数10779.2万,复学比例达到39% 。其中中学5636.1万(高中2161.1万,中职327万,初中3148万),小学4384.4万,幼儿园468万,高等学校290.7万(部属高校21.3万,其他高校269.4万)。中小学复学方面,全国31个省(区、市)及兵团高中学段均已开始复学;初中有29个省(区、市)及兵团开始错峰复学;中职院校有24个省(区、市)及兵团复学;小学有21个省(区、市)及兵团返校复学;幼儿园已有8个省返园复学。高校复学方面,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6个省(区、市)和兵团高校开始返校(包括31所部属高校和11所部省合建高校)。

校园疫情防控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各类学校开学复课,教育系统进入疫情防控“运动战”阶段,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多变。从中小学到高校的全面复课复学,带来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学生聚集性活动、留学生管理问题等给学校疫情防控带来新的风险,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从开学前的“阵地战”转为“运动战”。

目前全国返校学生数已接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预计5月底将达1.5亿至2亿。返校学生越多,各类活动场所人员距离等防控“硬要求”就越难以保障,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增加。特别是国内无症状感染者不断出现,给返校复学带来疫情反弹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立夏后气温逐步升高,天气日益炎热,衣服减薄后皮肤暴露面积增加,学生配戴口罩不舒适感增加,还出现了个别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佩戴超出常规防控要求的口罩发生意外事件,防控疫情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各种伴生问题不断显现,如应激反应、焦虑等心理问题、升学和就业等民生问题、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等教学管理问题等。

“家校联动”“教医联动”,防止麻痹侥幸心理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教育系统将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教育重大问题部署和重点工作,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和应对举措,早筹划、早部署、早采取措施,实现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重点做到“一严”“二清”“三防”“四控”。

“一严”是要严格落实开学条件和措施。慎终如始,把紧疫情防控关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开学条件保障,强化督导检查,继续坚持“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原则,深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

“二清”是要家底清和政策清。全面精准摸排教师、学生、学校职工等相关人员健康信息,加大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力度,确保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都是安全的。要求各地各校清楚掌握各项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政策文件和要求,认真梳理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依法依规开展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工作。

“三防”是要防突发事件、防次生灾害、防懈怠情绪。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系统,强化家校联动、教医联动。关注开学复课后师生可能产生的各类问题,防止出现流行病、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树立长期、常态化斗争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防止麻痹侥幸心理,全力打好开学复课攻坚战。

“四控”是要控聚集,控流动,控质量,控安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控制大型聚集性活动,暂停恢复学校体育单项赛事、综合性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加强重点场所使用管理。密切关注教师、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人员流动情况,强化健康安全监测和班级、宿舍等的单元群体管理。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提供针对性教学辅导,创新教学形式,保障教学质量。加强错峰错时管理和防控措施落地,持续开展师生疫情防控教育,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

05-12 18:04